周公旦
聘出自《秋官司寇第五》,聘的作者是:周公旦。 聘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聘的释义是:聘请,邀请。 聘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聘的拼音读音是:pìn。 聘是《秋官司寇第五》的第1325句。 聘的上半句是:省。 聘的下半句是:问。 聘的全句是:脩闾氏掌比国中宿互柝者与其国粥,而比其追胥者而赏罚之。禁径逾者,与以兵革趋行者,与驰聘於国中者。邦有故,则令守其闾互。唯执节者不几
省出自《秋官司寇第五》,省的作者是:周公旦。 省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省的释义是:省:反省,自我检查。 省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省的拼音读音是:shěng。 省是《秋官司寇第五》的第1324句。 省的上半句是:覜。 省的下半句是:聘。 省的全句是:方士掌都家,听其狱讼之辞,辨其死刑之罪而要之。三月而上狱讼于国,司寇听其成于朝,群士、司刑皆在,各丽其法,以议狱讼
覜出自《秋官司寇第五》,覜的作者是:周公旦。 覜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覜的释义是:覜:巡视、察看。 覜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覜的拼音读音是:tiào。 覜是《秋官司寇第五》的第1323句。 覜的上半句是:存。 覜的下半句是:省。 覜的全句是:大行人掌大宾之礼,及大客之仪,以亲诸侯。春朝诸侯而图天下之事,秋觐以比邦国之功,夏宗以陈天下之谟,冬遇以协诸侯之虑
存出自《秋官司寇第五》,存的作者是:周公旦。 存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存的释义是:存在、留存。 存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存的拼音读音是:cún。 存是《秋官司寇第五》的第1322句。 存的上半句是:君之礼也。 存的下半句是:覜。 存的全句是:大行人掌大宾之礼,及大客之仪,以亲诸侯。春朝诸侯而图天下之事,秋觐以比邦国之功,夏宗以陈天下之谟,冬遇以协诸侯之虑
君之礼也出自《秋官司寇第五》,君之礼也的作者是:周公旦。 君之礼也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君之礼也的释义是:君之礼也:指的是符合君主的礼仪规范。 君之礼也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君之礼也的拼音读音是:jūn zhī lǐ yě。 君之礼也是《秋官司寇第五》的第1321句。 君之礼也的上半句是:同。 君之礼也的下半句是:存。 君之礼也的全句是:小行人掌邦国宾客之礼籍
同出自《秋官司寇第五》,同的作者是:周公旦。 同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同的释义是:一同,一起。 同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同的拼音读音是:tóng。 同是《秋官司寇第五》的第1320句。 同的上半句是:会。 同的下半句是:君之礼也。 同的全句是:大司寇之职,掌建邦之三典,以佐王刑邦国,诘四方。一曰,刑新国用轻典;二曰,刑平国用中典;三曰,刑乱国用重典。以五刑纠万民
会出自《秋官司寇第五》,会的作者是:周公旦。 会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会的释义是:会:集,聚会。 会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会的拼音读音是:huì。 会是《秋官司寇第五》的第1319句。 会的上半句是:遇。 会的下半句是:同。 会的全句是:大司寇之职,掌建邦之三典,以佐王刑邦国,诘四方。一曰,刑新国用轻典;二曰,刑平国用中典;三曰,刑乱国用重典。以五刑纠万民
遇出自《秋官司寇第五》,遇的作者是:周公旦。 遇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遇的释义是:遭遇,相逢。 遇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遇的拼音读音是:yù。 遇是《秋官司寇第五》的第1318句。 遇的上半句是:宗。 遇的下半句是:会。 遇的全句是:大行人掌大宾之礼,及大客之仪,以亲诸侯。春朝诸侯而图天下之事,秋觐以比邦国之功,夏宗以陈天下之谟,冬遇以协诸侯之虑。时会以发四方之禁
宗出自《秋官司寇第五》,宗的作者是:周公旦。 宗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宗的释义是:宗:宗族,家族。 宗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宗的拼音读音是:zōng。 宗是《秋官司寇第五》的第1317句。 宗的上半句是:觐。 宗的下半句是:遇。 宗的全句是:司约掌邦国及万民之约剂。治神之约为上,治民之约次之,治地之约次之,治功之约次之,治器之约次之,治挚之约次之。凡大约剂书於宗彝
觐出自《秋官司寇第五》,觐的作者是:周公旦。 觐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觐的释义是:觐:古代诸侯朝见天子。 觐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觐的拼音读音是:jìn。 觐是《秋官司寇第五》的第1316句。 觐的上半句是:朝。 觐的下半句是:宗。 觐的全句是:大司寇之职,掌建邦之三典,以佐王刑邦国,诘四方。一曰,刑新国用轻典;二曰,刑平国用中典;三曰,刑乱国用重典。以五刑纠万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