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楚材
在金朝末期,有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宰相名为耶律楚材。他在蒙古帝国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他的诗作中流露出深厚的情感,同时也展现了他的政治理念和人生观。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 - 第一句:“龙庭十载不知疲”表达了耶律楚材在蒙古宫廷中的长时间服务,尽管时间漫长,但他并未感到疲惫。 - 第二句:“自恨无才出六奇”反映了耶律楚材对自己的才能感到遗憾
【注释】 昔年:从前。钩隐索幽奇:寻找隐秘、奇异的物色。只向纵横枝上觅:只在纵横交错的树梢间寻觅。拍手笑呵呵:高兴地拍着手笑着。九九元来九十一:用九九重阳节的习俗,即在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人们登高赏菊,饮酒赋诗以消灾祈福,并互相馈赠茱萸。 【赏析】 “梦中偶得”是说诗人在梦中忽然得到一幅画。“梦中偶得”四字总领下文,点明梦境,又暗含了“忽遇神助”之意,为全诗作铺垫。接着写诗人在梦中得到了一幅画
【注释】: 谢王巨川惠腊梅——谢,向。王巨川:即宋代诗人、画家王十朋。他曾任太常丞、秘书监、尚书右丞等职,因直言进谏,多次被贬,后在福建任提点刑狱公事时病逝。惠,赠送。腊梅:一种在冬季开花的花卉。冰姿:指梅花的清雅俊逸的姿态。破冷金:形容梅花洁白如金,傲立雪中。篱落:指农家的篱笆和栅栏。暗香侵:形容梅花散发出的香气,弥漫于整个村子。分惠:把好的东西送给人。幽芳:指梅花的香味幽远而不张扬。寄好音
金山突兀翠霞高,清赏浑如享太牢。 半夜穹庐伏枕卧,乱云深处野猿号。 注释:金山耸立在云雾之上,翠绿的山色与天边的霞光交织,给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感觉。这里的景色让人联想到古代的祭祀仪式,仿佛可以品尝到美味的肉食("享太牢")。夜幕降临时,我躺在帐篷里休息,周围的云彩翻滚,远处传来了猿猴的叫声。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观赏金山美景时的愉悦心情,以及夜晚露营时所感受到的自然气息
【注释】 金山:指浙江天台山上的天台,是浙江省的名胜古迹。过金山:指游历天台。人韵三绝:诗中“人”应为“天”,指游天台;“韵”是诗歌的一种格式,此处指诗的格律。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游览天台山的七言绝句。首两句写诗人游览天台山时所见景色。第一句写诗人来到天台前畔,只见水流向西流去。第二句写在水之西有一片晴朗的群山,而在这山中,秋天的景象尤为显著。第三、四句则写诗人登上东嶂,远望翠绿的屏障
过太原南阳镇题紫薇观壁三首其三,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三教同源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于人们盲目追求个人利益的讽刺。下面将逐一解析这首诗: 1. 三教根源本同源:这句诗揭示了道家、儒家和佛教三者的根本思想是一致的,都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2. 愚人迷执强西东:这里的“愚人”指的是那些盲目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迷执强西东”则暗示了这些人只关注自己的得失,而忽略了其他更为重要的事物。 3.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小隐居山何太错”,意思是说隐居在山里并没有什么过错,只是人们常常把隐居和不务正业联系在一起,认为隐居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表现。这里的“错”可以理解为误解或者偏见,表示隐居并不应该被视为一种错误的行为。 第二句“居廛大隐绝忧乐”,意思是说真正的隐居是与世隔绝的,与外界的纷争和烦恼无关。这里的“廛”指的是市井、城镇,而“大隐”则是指真正的隐士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才卿外郎五年止惠一书” - 注释: 才卿,指李商隐。外郎,是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通常指地方上的县令或郡守的助手。止惠一书,意为只写了一封书信。 - 赏析: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友人李商隐的深厚友情和对他的才华的高度评价。诗人通过书信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敬佩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对仕途的无奈和对朋友的期望。 2. “羡人得志能如虎,笑我乏才粗效鸡。” - 注释:
【注释】 我爱湖山好,茆斋绕涧泉:我喜爱这美丽的湖山景色;茅草房屋环绕着山涧中的泉水。 道人闲受用,不使半文钱:道士在这里悠然自在地欣赏美景,没有花费一分钱。 【赏析】 《题湖山》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此诗写他游历名胜时,见景生情的即兴之作。首句说“我爱”,二句说“茅舍”,三句说“道士”,四句说“闲适”。从构思来看,全诗由远及近,由静而动,层层深入,步步推进。 前两句是第一层
过天宁寺用彦老韵二首其二 今日从征亦偶然,天宁遐想思悬悬。 贪荣不得还山去,须信衰翁未古贤。 注释: - 今(jīn):今天。 - 从征:随军出征。 - 亦:也。 - 偶然:意外地,不经意间。 - 天宁:寺庙的名称。 - 遐想:遥远的想象,这里指对天宁寺的遐思。 - 悬悬:形容思绪万千,难以平静。 - 贪荣:贪图荣耀。 - 不得:不能够。 - 还山去:返回山林,指辞官归隐。 - 须: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