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楚材
在解析这首《和太原元大举韵》的诗时,我们首先注意到诗句“魏帝儿孙气似龙”中蕴含的历史背景和象征意义。这一句描绘了魏帝的子孙如同气势磅礴的龙,这不仅象征着帝王家族的威严与力量,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往辉煌历史的回顾与感慨。 分析“而今飘泊困尘中”时,我们看到诗人通过对比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困顿,表达了一种命运的无常和个人境遇的艰辛。这里的“飘泊”不仅指物理上的流浪无定
【注释】 和景贤韵三首其二:和景贤的诗,这是第三首。 龙冈走笔和清篇,出示珠玑寄湛然。 龙冈:即龙眠山,在今安徽安庆市西北,山上有一座塔,叫龙眠塔。这里指代诗人自己。 清篇:清丽的诗文。 湛然:指湛若水(1466—1560),字元明,号甘泉。广东增城人,明代著名学者、政治家。因居甘泉,世称“甘泉先生”。湛若水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曾主持南京钟山书院的教学工作,培养了不少人才
【注释】摩抚:安抚。疮痍:创伤,比喻战乱后的国家残破景象。微君:没有您的帮助。孰肯:谁肯。明主:英明的君主。万金良策:指能拯救国家危难的重大计策。厚德深仁:指君主的恩德深厚。四海:全国,天下。施:施行。 【赏析】这是一首咏怀诗,借古讽今,寄寓对国事和时政的深切忧虑,表达了诗人在乱世中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前四句为第一层,从“医”字着笔,点出题意;后四句为第二层,着重议论
注释: 1. 囊里瑶琴驾上书,个中真味更何如。 2. 伴闲美竹千竿许,养老田园二顷余。 3. 睡起焚香诵圆觉,兴来缓轸品幽居。 4. 夕阳半下山偏好,吟入烟霞稳跨驴。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和万寿润禅师书字韵五首中的第五首。诗人以瑶琴为载体,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社会的关注和责任感。 1. 囊里瑶琴驾上书,个中真味更何如。 译文:我口袋里的瑶琴弹奏着书
【注释】 圣德:圣明的德行。洋洋:广博无边。尧风:尧帝之风,这里指圣君治理天下的风范。外道:佛教。消声:消除声音。佛日:佛光普照。 【赏析】 本诗以“雨露”起兴,颂扬圣君圣政,是一首颂圣诗。全诗用韵工稳,音调和谐流畅,读来朗朗上口。 首联写圣君的恩泽广布,雨露滋润大地,使万物欣欣向荣、生机勃勃。 颔联写圣君的仁政有如尧帝之风,能消除妖氛祸患;佛教外道在圣君的治理下销声匿迹。 颈联写在圣君的治理下
【注释】 诚之:作者的朋友。二十年:意指二十年的交情。经书:佛经,儒典。禅:佛教禅宗。儒冠(古代读书人的帽子):儒士的服饰。投笔:放下文房四宝,即放下笔墨。过人勋业:指非凡的军功或政绩。加鞭:勉励别人赶路。 浣花溪畔:位于成都城南的一条小河。濯锦江边:位于成都西面的一条河流。锦:一种美丽的丝织品。川:江河流水,这里比喻酒如江河般流淌。壮岁:年轻的时候。从军:参军打仗。真乐事:真正的快乐。邓侯
门弟辽阳刘德真,刚直木讷近乎仁。 怜君粗有才学术,师我精通天地人。 今日从军征两剑,他时拥旆入三秦。 三辰测验须吾子,创作天朝宝历新。 诗句释义: 1. 门弟辽阳刘德真,刚直木讷近乎仁:指的是我的门第是辽阳,门弟是辽阳的刘氏家族,刘德真是其中的一位成员。他刚毅正直,质朴而不圆滑,接近于仁德。 2. 怜君粗有才学术,师我精通天地人:这是说,你(指刘德真)虽然只是略懂一些才学,但已经很努力了
【译文】 生死和涅槃,都像昨天做的梦。 醒来笑呵呵,没有彼也无此。 【注释】 生:活着;死:死亡;涅槃:佛教语,指灭苦得乐的境界。昨梦:昨夜所做的梦。觉后:醒来。笑呵呵(kuā kē huō):形容人心情愉快而高兴的样子。彼:彼者,指死亡与涅槃。 赏析: 这首诗是写佛家所说的“生”和“死”,“有”与“无”。作者通过自己的经历告诉人们:“生死轮回”都是如梦如幻的。既然一切都是虚幻的
注释:圣明的皇帝正在思考治理国家的事情,边疆的大臣还没有开始推行。希望您能够传达这个心意,不要辜负了苍生百姓的期待。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对朝廷和边远官员的期望。首句“圣主方思治”意味着皇帝正在思考如何治理国家。第二句“边臣未奉行”则暗示边疆的官员还没有开始推行皇帝的政策,这反映出边疆地区的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第三句“凭君达此意”表达了一种期望,希望朝廷能够传达这个重要的意图给边疆的官员们
注释:我不愿意做王侯,不从事文章创作,在国家危急的时候,哪里去寻找元勋呢。以后收拾起琴书和我的抱负,笑傲山林,我和君一起。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作者不慕功名,不愿为官,而希望在林泉中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这体现了他“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崇高理想。然而现实却让他失望,因此发出“笑傲林泉”的豪言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