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
【释义】 明王治理天下,百福来至日复增。 皇邑车马走四方,八表无阻归程难。 原野相迎共欢欣,携手徘徊情未阑。 君行大道遵圣训,日夕相伴慰我怀。 【赏析】 本诗是送友人赴京应试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谊。首句“明王揽大宇”,暗喻君主治理国家,国泰民安,普降吉祥如意之兆;次句“百福日富来”,以百福比喻百事亨通,生活富裕,表达对友人赴考的祝福,希望其考试顺利、高中状元。第三句“车书上皇邑”
【注释】 龙川山中早行二首:这是组诗中的第二首。 其二:此首写早晨的景色。 朝云生:早晨的云。 我在云中行:我在云里行走。 只恐云载我,飞上白玉京:只恐怕在云里载着我飞到天上的“白玉京”。 白玉京:指仙界。 世尘邈已隔,天鸡犹未鸣:世间的尘事已经远远地隔开了,天上的鸡报晓声还没有叫唤。 须臾微风发,东极金乌升:一会儿,一阵微风吹来,东方最明亮的太阳升起了。 【赏析】
我们来看这首诗《喜雨篇送推官李公》。这是一首表达对农民丰收和生活改善的诗歌。 诗句释义: 1. 三农病焦裂 - "三农"指的是农业、农村和农民,"焦裂"形容因干旱而造成的极度困境。 2. 百姓慕来苏 - "慕"是向往的意思,"来苏"指的是复苏、恢复生机。 3. 焉知皇运仁 - 这里的"皇运"可以理解为皇帝的统治或者国家的政策,"焉知"是询问的意思,表达了一种对皇帝仁慈统治的期待。 4.
【注释】 庭:院子。黍:古代一种谷物,即黍米。鲁鸡:指家养的鸡。偶:站或立,这里指站立起来。气:气息。沾沾:形容气势旺盛的样子。轩然笑:大笑的样子。蠢:笨拙。胡得丧:怎么这样不吉祥。畜羽:饲养鸟雀。幸祸天所怒:灾祸是上天的愤怒。与:给予。丰年屡:丰收连年不断。 【赏析】 《鸡黍词》是一篇咏物诗。作者借鸡自喻,通过描写自己的处境和心情,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自己的理想抱负。全诗以“鲁鸡”为题
【注释】: 1. 珠玉一出世,见者爱辉光:比喻才子出世,人们就会爱慕他们的才华。 2. 云汉倬昭回:形容人才出众,有才能。 3. 众夫仰文章:众人都仰望着他们的文章。 4. 煌煌锦绣段,愿为衣与裳:指希望用锦绣的衣物来打扮自己。 5. 醴泉消渴心,嘉禾望充肠:比喻贤士的才德像甘泉一样使人心旷神怡,像嘉禾一样令人满足。 6. 亭亭梧桐树,可以栖凤凰:比喻贤人如凤凰一样值得尊敬和崇拜。 【赏析】:
【注释】: 1. 纡(wū)回:弯曲曲折的样子。苍璧带:指山间蜿蜒的道路,苍翠的柏树枝条像玉制的腰带一样盘绕。玄铜鉴:指山中清澈的水镜,玄色即黑色。2. 昊(hào)旭(xù):天空。3. 玄铜鉴:山中水镜。4. 光景:日光和景物的影子。5. 高下湛:形容日光从高处照射到低处,形成明暗不同的光影。6. 纤埃:细尘。这里指微小的尘土。7. 受犯:指细微之处也无遗漏。8. 赏析:
却恨风光同万里 眼望百里不能归 明朝诗人祝允明创作了一首名为《未足句·其一》的诗。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景色的深深眷恋和对家乡的无尽思念。下面将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第一句“却恨风光同万里”,直译为“遗憾风景相同万里”。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美景的无限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的情绪。万里之遥,意味着距离遥远,难以企及,这种距离感让人产生深深的感慨。 第二句“眼看百里不能归”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后者。考生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皇州”“暇”“高木”“砥根下”“鸡犬寂不闻”“明窗晃低亚”“涧奏不弦琴” “横无笔架”“流云过檐牖”“斜照荡书画”“岩居固同此”。 【答案】 溧水官舍 皇州本丛丽,倅府亦多暇。 高木停车盖,白石砥根下。 鸡犬寂不闻,明窗晃低亚。
注释:国家的忧患让我夜不能寐,只能梦中寻找安慰。思念家乡,却又无法归去。 赏析: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家庭的忧虑。首句“忧国天高惟有梦”,诗人以“忧国”开头,直接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忧虑和担忧。而第二句“思家怀近不能归”则揭示了他的心声,他渴望回家,但却无法做到。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他对国家和家庭的深切忧虑
诗句原文 殷君简亭记 殷君之言曰:某幼习进士业,窃志远大。成童入邑庠,大夫刘公与邑师吴先生辄深器之。既而应格游国学,今阁老石公为司成,更缪与之。每试辄列优等,久弗利场屋,比谒选,铨曹当道,且柅之。盖亦期以大进。然某自意,岂终为造物者抑?时与志违,遂浩然南归,治田数亩,构小亭,优游其间。若将终身焉。然赋兴疏略坦率,自幼以至壮强,所存发唯一诚。治家接物,悃而不饰,质真而无伪。事来乃应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