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希哲,号枝山、枝指生。 弘治间举人。 授兴宁知县,迁应天府通判,旋辞归。 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称吴中四才子。 与寅并以任诞为世指目。 工诗文,其诗取材颇富,风格与祯卿为近,而胜于唐寅。 书法尤善,兼工楷草。 有《九朝野记》、《前闻记》、《苏村小纂》、《怀星堂集》、《祝氏集略》。 生卒年
方吴二子偿金之什
读罢偿金记,直疑无此人。 唐君解言语,高义不成尘。
简赵西台
满月澄寒镜,清霜涤素琴。 独携车后雨,去润豫章林。
出湖见山
长湖方出口,一带横青山。 行处必如此,何云出世闲。
上下滩
上滩若缘蚁,下滩若驰驶。 移转顷刻间,便是人间事。
送黄翰林
阊门车马出,杨柳绿依依。 龙楼清梦起,开阁待君归。
次韵沈先生后游虞山初得奇境
虎头只自爱吾庐,题赏应嫌此是初。 大抵未容人独受,向来刚道妙无余。 屏回窈窕金蕖净,帘挂玲珑玉液虚。 却笑老禅终勘事,相逢先已口嘘嘘
题何大参菊花图卷子
花有仙灵笔有神,化权终不在阳春。 一般秋色成千品,前度桃花却后尘。 谁信珠玑颜色好,独怜霜雪性情亲。 菊诗万首从君选,未必微篇愧古人
家藏高尚书松阴落涧图
倚壑高松一万株,拂岩飞瀑氎巾铺。 白龙隐映苍龙舞,山气虚兼水气濡。 净壁沈沈悬瑀佩,空堂隐隐奏笙竽。 平生负得匡庐约,幸拜尚书赐不孤
小米山水
襄阳松沈未曾干,十里潇湘五尺宽。 樵径不禁苔露滑,渔蓑常带水云寒。 澄澄僧眼连天碧,澹澹蛾眉隔雾看。 恐为醉翁当日写,平山堂上雨中观
家藏李兴宗毛女
宝瑟无弦尚自随,秦声那复记当时。 山头剥枣分猿吃,云里巢笙唤鹤骑。 见说刘郎驱项籍,空劳徐市觅安期。 华阴万树长松叶,却笑君王未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