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珝
渚边新雁下,舟上独凄凉。 俱是南来客,怜君缀一行。 注释翻译: - 渚边新雁下,舟上独凄凉。 - 渚边:指江边。 - 新雁下:指新飞来的雁群落下。 - 舟上:指船上。 - 独凄凉:形容孤单寂寞的感觉。 - 俱是南来客,怜君缀一行。 - 俱是南来客:指大家都是从南方而来。 - 怜君缀一行:指怜悯你独自漂泊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行途中的景色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南方的怀念和孤独的情感
【注释】 江曲:江河弯曲处。萦:缠绕。楚、秦:指楚国和秦国,泛指南北各地。岘山:即黄鹤楼附近的黄公矶,在今湖北武昌西南,相传为三国时蜀将黄权登此矶望江而兴叹之处。故关人:旧地的友人。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秋天离开夔州(今四川奉节)时写的一首五言律诗。当时诗人正在江陵(今湖北宜城),由长江水路东下,经过汉阳、岳阳一带,再溯湘江而上,经潭、岳二州,最后到达长沙。
江行无题一百首 箭漏日初短,汀烟草未衰。 雨馀虽更绿,不是采蘋时。 注释:在江边行走的时候,发现江水、山岸、风景、人物等多种景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然而,虽然天气刚刚放晴,但江边的草木依然繁茂,并没有因为下雨而显得凋零。虽然雨后江水更加清澈,但并不是采摘蘋草的时节。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钱起的《江行无题一百首》中的一首。诗中描绘了江边的风景和季节变化
【注解】 牵路:沿着江边的道路。 沙崩岸不平:指江流挟带着的泥沙冲刷岸边,使堤岸坍塌,河床升高。 尽知:都知道。 行处险:行走在这条道路的地方。 谁肯:谁愿意。 时轻:当时的统治者,这里的“时”指的是唐朝。 【译文】 沿江的道路狭窄,沙崩岸不平整。 大家都知道这是一条走险的路,谁还愿意在这个时候去当官呢? 【赏析】 此诗写于唐代,是诗人对当时朝廷中权贵的不满和愤慨之情的抒发
注释:在斜柳的轻拂下,路旁有数户人家。他们可能有意向江门方向望去。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水乡风光与民居生活情景的小诗。诗人以“江行”为题,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江南水乡图景。全诗意境幽雅,语言清丽,风格清新自然
江行无题一百首 好日当秋半,层波动旅肠。已行千里外,谁与共秋光。 注释:在秋高气爽的好天气里,我行走在旅途中,感受着层层叠叠的波涛,触动着我漂泊不定的心肠。我已经走了很远的距离,但却没有一个人能和我一起分享这份秋天的美丽。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钱珝的作品《江行无题·万木已清霜》。诗中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色和自己的旅行经历,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远方的向往之情。同时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1. 诗句注释及译文: - 注释:倾酒向涟漪,乘流东去时。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江流,心情激动地举杯畅饮,想要随流水东流而去的豪迈情绪。 - 注释:寸心同尺璧,投此报冯夷。 - “寸心”指诗人的内心情感,“尺璧”则比喻这种情感的价值如同宝贵的玉璧一般珍贵。通过将内心情感与价值连城的美玉相提并论,诗人强调了情感的纯洁与高尚。 2. 赏析: -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平时要注意理解诗歌内容及思想情感,同时注意把握其意象和表现手法等,根据这些要点分析判断诗文选择作答。 此题中,“徒惜月光沈”“堪伤老大心”是解题关键,作答时注意结合注释理解诗意。“夜江清未晓”一句,“夜江”即指江边夜晚的景色;“清未晓”指夜色还未完全褪尽,天还没有亮,“徒惜月光沈”一句的意思是:白白地惋惜那皎洁的月光沉没在江底。 【答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 诗句释义如下: 1. 洒洒滩声晚霁时,客亭风袖半披垂。 - "洒洒滩声":形容滩边水声沙沙作响的景象。 - "晚霁时":指傍晚时分天气放晴。 - "客亭风袖":指诗人在客舍中因思念远方的友人而感到落寞,袖子随风轻轻飘荡。 - "半披垂":形容袖子被风吹得半垂下来。 2. 野云行止谁相待,明月襟怀只自知。 - "野云行止":指天上飘忽不定的云彩。 - "谁相待"
晚来渔父喜,罾重欲收迟。 恐有长江使,金钱愿赎龟。 注释解释: - 晚来:傍晚时分。 - 渔父:泛指打鱼的人。 - 罾重:捕鱼网重叠。 - 欲收:打算收起。 - 恐有:担心会有。 - 江使:指皇帝派来的使者。 - 金钱:代指金钱。 - 赎龟:用钱买回被捕的鱼龟。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渔民生活的诗,通过描绘渔民的生活场景和情感状态,表达了诗人对渔民生活境遇的同情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