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翚
陆贽(754年—805年),字敬舆,号桑树翁,唐朝中期的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和政论家。 陆贽出生于苏州嘉兴(今浙江嘉兴)的一个官员家庭,其家族成员包括溧阳县令陆侃之第九子陆贽。陆贽自幼聪明好学,才华横溢,21岁时便中了进士,并成为博学宏辞科的考生之一。他的仕途颇为顺利,从监察御史到翰林学士,一路晋升。陆贽的一生充满了为国为民的奋斗与贡献
唐代陆翚《句》释义
【注】 三尺:指弓箭。寒光:指冷光,这里借指月光。涧边形势入池台:指山水景色进入池塘台榭。百舌:即杜鹃。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山居图。首联写诗人夜射的情景。“三尺”言弓箭的长短。“冰在手”说明天气寒冷,但诗人不畏严寒,手持弓箭,准备射箭。“一张弓势月当心”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瞄准月亮的情景。颔联描写诗人在山林中度过的时光。“岩下光阴生户牗,涧边形势入池台”两句,既写出了诗人欣赏大自然美景的心情
唐代陆翚《春日》释义
注释:春天来了,黄莺飞回树顶唱着欢快的歌声,而大雁则飞向天边的远去,留下一丝丝细影。雨打在青青的草地上,草尖被淋湿了;烟雾中,那朵灼灼的花朵仿佛也在望我而来。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色的诗。首句“莺归树顶繁声转”,生动地描绘了春天里鸟儿们归来的场景,鸟儿们的叫声如同美妙的音乐,令人心旷神怡。接着,第二句“雁去天边细影斜”则将视线转向远方,描绘了大雁飞向天边的情景。最后两句“雨拂青青行处草
敬舆,原名陆翚,唐代诗人
陆贽(754年—805年),字敬舆,号桑树翁,唐朝中期的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和政论家。 陆贽出生于苏州嘉兴(今浙江嘉兴)的一个官员家庭,其家族成员包括溧阳县令陆侃之第九子陆贽。陆贽自幼聪明好学,才华横溢,21岁时便中了进士,并成为博学宏辞科的考生之一。他的仕途颇为顺利,从监察御史到翰林学士,一路晋升。陆贽的一生充满了为国为民的奋斗与贡献
陆翚
陆贽(754年—805年),字敬舆,号桑树翁,唐朝中期的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和政论家。 陆贽出生于苏州嘉兴(今浙江嘉兴)的一个官员家庭,其家族成员包括溧阳县令陆侃之第九子陆贽。陆贽自幼聪明好学,才华横溢,21岁时便中了进士,并成为博学宏辞科的考生之一。他的仕途颇为顺利,从监察御史到翰林学士,一路晋升。陆贽的一生充满了为国为民的奋斗与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