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泓
花鸟钗头扤细风,水晶蝴蝶玉莲蓬。 偏怜宛颈偎人处,两点柔蓝映退红。 释义:花鸟钗头轻轻摇曳着细腻的风,像水晶一样透明的蝴蝶与玉制的莲蓬相映成趣。尤其是那娇嫩的颈部紧贴在人的脸颊上,两点柔和的蓝色衬托出了红色的羞涩。 诗句描绘了一位女子在花鸟钗头下摇曳生姿的画面,她的颈项轻柔地贴合在男子的肌肤之上,展现出一种亲密而温柔的姿态。两句诗通过“花鸟钗头”和“水晶蝴蝶”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轻盈、灵动的氛围
注释: 生成羞怯性难除,却笑导途便揽袪。 别有关心人不觉,好风偏为指罗裾。 生成:天生的性情难以改变。 却笑:却讥笑、嘲笑。 导途:开路、引领道路。 揽袪:用手握住衣服的袖子。 别有:另有、另外。 关心:牵挂。 不觉:没有察觉。 好风:美好的风。 罗裾:衣襟。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舜钦的《和于氏诸子秋词其十一(丙寅年)》的第三句至第四句。这首诗的前三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注释】 和于氏诸子秋词 其二 (丙寅年) 曾将玉蕊饷妆台,低枕亲闻暗麝来。 争奈暮秋花事断,闲窗惊喜蜡梅开。 【赏析】 《和于氏诸子秋词》是宋代诗人黄庶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运用了拟人化手法,以“妆”字形容蜡梅花的洁白无瑕,用“闻”字形容蜡梅花香扑鼻而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蜡梅的喜爱之情。 首句“曾将玉蕊饷妆台”,写自己曾将蜡梅花送给女子作为妆饰之物。这里的“妆台”指女子梳妆打扮的地方
针线秋灯淡翠蛾,同心花样费描摩。 明宵相赠今宵办,莫误欢期夕渡河。 注释:在秋天的晚上,点上秋灯绣花,灯光下,那淡淡的绿光里绣着一对对鸳鸯和喜鹊。要描绘出这种美丽的图案需要用很多的心思和技巧,真是费尽了心思。 等到明天的晚上,我要将这份心意送给你,而今天晚上我们就要开始准备。不要让我们的欢庆之期在渡河时分被延误。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写给于氏诸子的一首情诗,表达了对爱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注释:却要因循簟未铺,鹦哥传道画堂呼。 风光瞥去销魂在,赢得惊心也胜无。 译文:却要因循簟未铺,鹦鹉传道画堂呼。 风光一掠令人神魂颠倒,虽然没有惊心动魄的场面,但胜过无。 赏析:这首诗以秋景为题材,描写了秋天的美景和人们的生活。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对花杂恸 其二》是一首七言绝句,创作于明代。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花前听到歌声后的感伤情绪和对春天的回忆。下面是对这首诗歌逐句的解释、翻译以及赏析。 首句“一度听歌几日哀”表达了诗人因为听了几天的歌声而感到悲伤的情感。这里的“一度”指的是一次或偶尔的意思,“哀”字则传达了悲伤的感情。整句诗传达了一种因听歌而产生的哀伤情绪,可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或失落。
【注释】: 底事 ——为什么。 秋天易得明 ——秋天容易使人产生美好而明亮的感情。 晓风帘外似人行 ——早晨的风吹动着窗帘,好像有人行走在帘外。 今宵月好须重晤 ——今夜月色很好,应该再次相见。 草草犹多未诉情 ——匆匆忙忙地还没有把心中的情说出来。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闺怨诗。首句“底事秋天易得明”,以问语起头,表达了女子对丈夫的埋怨之情和内心的痛苦。秋日天气转凉,草木凋零,万物皆显得清冷
每到尊前百恨攒,意中人似画中看。 亲过一盏休辞满,照见如花素影寒。 注释:每次来到尊前百感交集,思念之人就像画面中的美女一样美丽动人。亲口喝过这盏酒不要推辞说酒不够,它能够映照出像鲜花一样的清丽影子。 赏析:此诗是诗人写给和于氏诸子秋词的七首之一。诗人以百恨攒心,百忧交煎,来描写自己对所爱之人的深情厚意。在诗人眼中她就像画中美人一样美丽动人,令人陶醉。而诗人又以“素影”来比喻她的清纯、高洁之美
注释: 1. 分付庭花莫再开,卷帘无复玉人来。分付:嘱咐、命令。庭花:庭院里的花朵。莫再开:不要再开放。卷帘:收起窗帘。玉人:指美女,这里指女子。2. 花神若也相哀念,为结连枝向墓台。花神:指百花之神。相哀念:表示哀悼。结连枝:即“连理枝”,比喻夫妻恩爱。向墓台:指夫妻合葬于坟墓之中。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苏轼的作品,表达了他对妻子王弗的深深怀念之情。诗中通过对花的描写
【注释】喜:喜悦。眉端:指眉毛的末端。沉水香:一种香料。博山:古代传说中的地名,这里指用博山香熏炉。 【赏析】《和于氏诸子秋词其三》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将秋天的景色描绘得生动形象,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色彩。首句“喜到眉端蹙更湾”,诗人将喜悦之情比作眉头上的喜形,仿佛喜悦已经达到了眉梢,使整个画面变得生动起来。颔联“天然娟媚不须删”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