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泓
诗名:其其一(丁卯年) 水部池台倚暮霞,回廊灯影也堪夸。 游人不爱萧疏景,只说城南太宰家。 注释:水部池塘和楼台在傍晚的阳光下显得格外美丽,回廊上灯光的影子也很值得夸赞。然而游人们并不喜欢这种萧条的景象,他们只是说这是城南太宰家的宅院。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水部池塘和楼台的景色刻画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同时
【注释】: 丁卯:农历的一年。丁,天干地支中的第五个。 踏青:春天里人们到郊野去赏花游春,叫做踏青。 牛星:即牵牛星。古人认为牛郎织女在七夕相会,所以称牵牛星为牛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淡雅的春夜景致。前两句写名园新构水边亭子,映着竹影照在城墙上,城与亭都映衬得青青绿绿的。第三句写曾有人踏青时,把这里当作赏心悦目的场所,并多次约朋友来此赏月观灯
注释:城南萧寺,古池上结着冰花。喜欢月色的游人从未到过这里。有位客人最近从梅里来,送给我两盏红灯笼,放在佛前供灯。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回忆丁卯年在金沙的风物时写的。诗人首先描写了城南萧寺古池的景色,然后追忆自己曾经游赏此地的情景。接着,诗人写了一位来自梅里的客人,他给诗人带来了一对红灯笼,放在佛前供灯。最后,诗人以“酸风拂人”来形容自己的感受。整首诗意境清新,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注释: 凭将书问答微之,瘦减容光自我支。 衣上烛痕犹未浣,是侬踪迹是郎诗。 译文: 用前韵吟寄所思末一章代为答 其五 凭(pín) 书 问答 微之(指白居易), 瘦减 容光 自我支。 衣上烛痕犹未浣, 是侬(róng) 踪迹 是郎(古时对丈夫的称呼)诗。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写给好友白居易的一首诗。刘禹锡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白居易深深的思念之情。
【注释】 丁卯:指唐僖宗乾符四年,公元877年。金沙:即成都金沙江,在今四川省成都市附近。 纤弱:形容女子体态娇小柔弱。绿珠:指杨贵妃。长:长得高。十队:指十个美女。联行:并列而行。月光:比喻皎洁的月亮。枉教:白白地让。狂眼:狂妄的双眼。 【赏析】 这是诗人追忆当年成都风物而作的七言绝句诗。全诗语言优美、清新,意境幽雅、清冷。 第一句“翔风纤弱绿珠长”,描写了成都的夜晚,轻风拂面
注释: 琉璃珠络翠堂悬,遍簇红梅与白莲。 琉璃:红色的玻璃,这里指灯罩。 翠堂:绿色的楼阁。 簇:聚集。 红梅:指梅花的红色部分,春天开放的花。 白莲:指莲花,白色。 渐近四更:接近午夜时分。 膏烛尽:蜡烛烧完。 南廊:南面走廊,古代建筑物中用于行走的地方。 犹剩一灯燃:只剩下一盏灯还在燃烧。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云客有灯词十绝句中的一部分,被丁卯年所追忆的金沙风物,聊写一二
诗句:此生不负会真楼,须占看花第一筹。只是眼前难暂割,也知非是薄情游。 译文:我的人生不辜负会真楼,必须占据看花的第一位置。只是现在眼前难以暂时割舍,也知道不是薄情的游玩。 注释:1. 会真楼:指与某个特定的人会面的地点,可能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建筑或场所。2. 看花第一筹:在众多选择中,第一个被选中或优先考虑的事物或人。3. 眼前难暂割:意味着眼前的事物或情感难以立刻割舍或放弃。4.
``` 知君心赏寄灯楼, 趁月追寻到晓筹。 应恨狂朋漂泊去, 明朝谁问拾钗游。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彦泓的作品,题为《丁卯首春余辞家薄游端己首唱骊歌情词凄宕征途吟讽依韵和之并寄呈韬仲以志同叹 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上与朋友共吟的情景,以及对未来友人的深切思念。 “知君心赏寄灯楼,趁月追寻到晓筹。”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深的赞赏和怀念。诗人通过夜晚的陪伴和朋友的陪伴
【注释】 丁卯年:即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 休悲:不悲伤。 暖言:温存的安慰之言。 含愁态:含着忧愁的神态。 萧郎:指所思念的人,这里指词人的情人。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词,写一个女子在丈夫出外之后,日夜思念,盼望他早日归来,但丈夫迟迟不归,反而使妻子更加痛苦,以致相思成疾,泪痕满面。全篇以情取胜,用典不多,而感情深挚,形象鲜明生动。 “才说休悲泪已侵”
【注释】 东游无路且南翔:意思是,我无法东游,只好南行。 掷下空舲击浅隍:意思是,我丢下空船在小河里打水(准备渡河)。 曾共几宵秋水泛:意思是,我们曾在秋天的夜晚一同泛舟于江上。 一逢佳月一回肠:意思是,每当月亮升起的时候我都会怀念你。 【赏析】 “东游无路且南翔”,诗人说自己不能像《离骚》那样向东漫游,于是只能向南飞翔。这既是自况,也是自嘲。他以“南翔”来表达自己对前途渺茫,不知如何自处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