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处玄
这首诗的译文是: 在灵虚宫修行,已经过了两年。破败后重建,星冠保养朴素。真修道的人没有烦恼,斋戒救济众生痛苦。 通达道理,遗忘言语的清净居所。道家、佛教和儒家三教相通,是三教的门徒,外应五常,敬贤尊德。 四相心无,自然快乐有余。走出了阴阳,显现了宇宙的初始。 注释: - 玉堂春:这是一首道教诗歌,描述了一个人在灵虚宫修行的经历。 - 仙观灵虚:指的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也就是道观。 - 二年来来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上平西 想人生,老与少,似春秋。恰幼年、却变白头。莫争空假,无常气断卧荒丘。大都三万六千日,多病多愁。 崇真道,敬真圣,明真理,了真修。侍二尊、至孝全周。全家拔宅,功成同去到瀛洲。出离生死无来去,阆苑清游。 译文: 想人生,老与少,似春秋。恰幼年、却变白头。莫争空假,无常气断卧荒丘。大都三万六千日,多病多愁。 崇真道,敬真圣,明真理,了真修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道家思想,强调道德的重要性的诗。它通过描绘一个道士的生活和修行过程,表达了他对道家哲学的理解。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玉堂春":这是诗的标题,字面意思是指春天的美好景象,但在这里更可能是借用“玉堂春”这个词来形容一种美好、纯洁的状态。 2. "道德清平,贤者真易化":这句诗的意思是说,道德和清明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真正实现这种境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全诗如下: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太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黄河水流汇入大海奔去。若想看得更远,应当登上更高一层城楼。 注释: 1. 白日依山尽:太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依山尽,表示太阳快要落下,天色将暗。 2. 黄河入海流:黄河水流汇入大海,流向远方。入海流,表示黄河水流入大海,流向远方。 3. 欲穷千里目
山亭柳·退道者堕进道者升 解释: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由退道者到进道者的过程。退道者,即指那些沉迷于世俗欲望的人;进道者,则是指那些追求真理、超越生死的人。全诗通过对比两种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理解和感悟。 译文:退道者堕(陷入)进道者升(达到)。退道愚生。意乱心生。丧命尽贪生。不畏神明察日,千愆万过迷生。 注释:退道者堕进道者升
注释: 到仙园,松筠翠,牡丹红。乐清欢、几个人同。且忘世梦,转头万事一场空。月圆月缺如忧喜,悟爱心慵。 - 仙园: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 松筠翠:指的是松树和竹子的绿色,象征着生机勃勃的景象。 - 牡丹红:指的是牡丹花的颜色,象征着富贵和繁荣。 - 乐清欢:快乐地庆祝。 - 几个人同:几个人一起。 - 且忘世梦:暂且忘却世间的烦恼和名利。 - 转头万事一场空:转眼间一切都将消失
【解析】 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冬,作者在汴京任通判时所作。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首二句写初冬至日下元节夜晚的甘霖;三四句写农夫对天元将末、生无苦遇、群仙庆会等祥瑞之兆充满喜悦之情;五六句以“别有天宫宝所”一句转折,写自己修道成仙,得升云路的情景;七八句以“归去无生老”收束,写自己修炼成仙后,可以摆脱生与死的束缚,达到自然本性和古今通达的境界。 【答案】 水龙吟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词,是作者在失去亲人后所作。上平西调的声调是哀婉、悲切,此词以“恩”为题,抒发了对亡妻的怀念之情。 “上平西”,起兴,点出本词主题。 “恋恩情,恩生害,死难逃。”三句是全篇主旨。作者追忆与亡妻生前相处的美好情景和相互之间的感情,感叹生死之别。 “气不来、身卧荒郊。”这两句写亡妻死后的情景。亡妻死后,作者悲痛欲绝,无法接受现实。 “改头换面,轮回贩骨几千遭
【注释】 上平西:指《西江月》的调式。 想百年,如一梦,几多时。妙希夷、只是些儿。诸公肯信,日常万物意无私。住行坐卧真平等,应变真慈。 崇仙道:信奉神仙之道。 明仙理:了解仙人的道理。 通仙妙:懂得仙人的奥妙。 谢仙师:感激神仙的恩赐。 灵峰:山名,在江西南昌市西南。 洞天清隐:道家称仙境为洞天,清隐是道教用语,指清静隐秘之处。 周天:佛教语,指整个宇宙。 三田功满朝元去:三田功满
处玄拜上,道录高功,日照别后难逢。 渴仰之怀,甚时得睹仙容。 即辰仲冬辛酉,急焚香、跪领开封。 清河德,又行缘阐醮,敬信无穷。 光遍十方真了,去大罗朝圣,升入高穹。 体挂云裳,万里要到乘风。 这番出离生灭,任往来、跨虎骑龙。 天地外,想古今,几个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