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观灵虚,二年来来去。破了重修,星冠养素。应有真无,斋科救万苦。
达理忘言清静居。道释儒宽,通为三教户,外应五常,敬谦贤许。
四相心无,自然乐有馀。出了阴阳现亘初。
这首诗的译文是:
在灵虚宫修行,已经过了两年。破败后重建,星冠保养朴素。真修道的人没有烦恼,斋戒救济众生痛苦。
通达道理,遗忘言语的清净居所。道家、佛教和儒家三教相通,是三教的门徒,外应五常,敬贤尊德。
四相心无,自然快乐有余。走出了阴阳,显现了宇宙的初始。
注释:
- 玉堂春:这是一首道教诗歌,描述了一个人在灵虚宫修行的经历。
- 仙观灵虚:指的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也就是道观。
- 二年来来去:指过去两年的时间里,此人在道观中修行。
- 破了重修,星冠养素:破除了过去的重修计划,用星冠(象征道教的修行者)保养朴素的生活。
- 应有真无,斋科救万苦:真正的修炼者不会有烦恼,他们通过斋戒来救济众生的痛苦。
- 达理忘言清静居:通晓道理的人忘记了言语,居住在一个清净的地方。
- 道释儒宽,通为三教户:道家、佛教和儒家三者可以相互理解,都是宗教的一部分,是“三教门徒”。
- 外应五常,敬谦贤许:对外能够感应到五常(仁、义、礼、智、信),对内保持谦逊的态度,尊重贤能的人。
- 四相心无,自然乐有馀:四相是指佛家说的四种相(色、声、香、味),心无则意味着心中没有这些欲望。
- 出了阴阳现亘初:打破了阴阳的概念,看到了宇宙的起源。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灵虚宫修行两年后的感悟。他破除了重修的计划,以星冠养素的生活态度面对世俗的纷扰。他通晓道理,遗忘了言语,居住在一个清净的地方。他与道家、佛教和儒家三教相通,是他们的门徒。他对外能够感应到五常,对内保持谦逊的态度,尊重贤能的人。他的心中没有四相(色、声、香、味),所以感到自然的欢乐和满足。他超越了阴阳的观念,看到了宇宙的起源。整首诗充满了对道家哲学的理解和领悟,以及对人生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