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
【注释】 旧作送:指作者早年所作的一首赠别诗。送戴君赴京:送友人戴某赴京都任职。公事毕还家:公务结束后,返回家中。 观国:即“观国色”,意指观赏美丽的女子。归来日:归来之时。华胥梦已空:华胥梦醒,一切幻象都已消失。华胥国:古代传说中的理想国。《列子》记载,黄帝的女儿华胥在乘着赤龙的车子遨游于华胥国时,突然感到眩晕,于是掉进了深渊,生下伏羲和女娲。后因以“华胥”指代理想境地。此处指梦境。难着句
【注释】四海:天下;三山:指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这里代指朝廷。观:同“馆”;心:指读书的心志。 译文:我四海为家,观览天下,也到了三山,入朝做官;我到江馆里学习读书,一心想做两件事,哪能有两全其美呢? 赏析:这是一首抒发诗人壮志难酬和对仕途的渴望之情的诗作。首句“四海观会同”写诗人胸怀壮志,立志远大,要建功立业于天下。第二句“三山亦既入”写诗人入京后,在朝廷中施展自己的抱负
【注释】钱方士:指唐代著名的道士钱易。回生一匕中:比喻药力神奇,能救活垂危的病人。回生,转死为生,起死回生。 译文:听闻说钱方士用他的神药治愈了病人,真是神奇啊!众生仍然处于半死半活的状态,我的药却未能完全挽救生命。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钱方士医术的赞叹和对众生苦难的同情。诗人以“闻说钱方士,回生一匕中”开篇,点明了主题,同时也表达了对钱方士医术的敬仰之情。接着,诗人又用“众生犹痿痹
【注释】: “军经略”:指张浚。张浚是抗金名将,曾为淮西宣抚使。“愚树降”:喻示自己被降职,如同树上的枯枝败叶,无所依托。“诗旗”:喻示自己诗名不高,如旗帜低垂,没有威势。“门前风雪大”:意指自己的官职被罢除后,门前的风雪更大。“余缸”:指剩余的酒量不多。 【赏析】: 这首诗作于绍兴八年(1138年),时值南宋抗金名将张浚因政治原因遭贬谪,诗人因此作诗以志
【注释】 霜:这里指秋天。 五岭:五岭南北的山冈。 清戎:指治理边患、保卫疆土。 馀事:其他事情。 雕(diāo):古代一种猛禽,即鹰。也泛指猛禽。 【赏析】 此词是诗人在南广任职期间所作。作者通过写秋风劲吹,旌旗飘扬,军容整肃,士气高昂,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和人民深沉的爱。表达了作者希望尽快平定叛乱,收复中原失地的愿望
注释:送给江西的周节推佐调重庆。 周君(指周节推)身材魁梧,仪态庄重,不随俗世。 他不信行走艰难,依然踏上瞿塘峡险路。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为友人周节推佐调重庆而作。诗中赞美了周节推佐正直不阿,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周节推佐前途的祝愿和期望
《芜湖》是明代诗人湛若水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作者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独特感悟。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读: - 诗句解读: 1. “吉祥寺前路转迂”:描绘出吉祥寺前的路途曲折迂回,给人一种幽静深远的感觉。 2. “毗卢閤上坐虚无”:形容在毗卢阁上的所见所感,虚无缥缈,给人以超脱尘世的感觉。 3. “淊淊不尽芜湖水”:形容芜湖河水的流淌不息
注释: 1. 秋天的杀戮与春天的生长,天道普照万物。 2. 你拥有爱护生命的心,是伟大的造化之笔。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诗中“秋杀与春生”,描绘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无论是秋天的凋零还是春天的勃发,都是一种自然规律。而“天德普万物”则表达了这种自然规律的伟大之处,它不仅养育了万物,还让万物得以繁衍。 第二句“子会好生心”,则是说每个人都有一颗爱护生命、珍惜生命的心
《叠韵酬洗奕倩》是明代湛若水的作品,其内容如下: 长啸声闻塞两间,纷纷万有到来闲。 淹留廿载成何事,空载大江明月还。 接下来将对这首诗进行深入的赏析与解读: 1. 关键词释义: - 长啸声闻塞两间:形容声音悠扬,传遍边塞两地,表现出一种豪迈的气概。 - 纷纷万有到来闲:形容事物纷繁繁杂,来到此地却显得无关紧要。 - 淹留廿载成何事:指长期停留在某地或某种状态而无所作为,表达了一种时光流逝
注释:天下正流行巧诈之事,讷庵原本就不知道。 在庵中的人默默地坐着,兀兀的一直坐到黄羲。 赏析:这首诗以问答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讷庵的赞美之情。“天下方多巧,讷庵元不知”,诗人感叹讷庵的淳朴和天真。“庵中人默坐,兀兀到黄羲”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讷庵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质朴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