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朝会歌辞
【注释】 乾道七年册皇太子四首 其三:渊中象德,玉裕凝姿。 进退周旋,有肃其仪。 既定国本,益隆庆基。 燕及两宫,福禄如茨。 【译文】 深渊中象征德行,玉石的光泽凝聚着姿态。 进退周旋,有庄严的仪表。 确定了太子的地位,更加盛大地建立帝王基业。 燕享两宫太后,福禄如泰山一样多。 【赏析】 这首诗是乾道七年(1171年)十一月十三日,孝宗为皇子赵惇举行加封为皇太子大典时所赋。诗写皇子赵惇被册立后
嘉定二年册皇太子四首 其二 太极端御,少阳肃祗。 “嘉定”是宋宁宗的年号,这里指代南宋。“少阳”是指皇太子,因为少阳星又叫太子星。“御”即指皇帝。“极”是最高的意思,“端”就是正。“肃”是严肃,恭敬的意思。“祗”是敬畏。“珉”是美石的意思,“简”指雕刻。“镂”指雕琢。“衮服”是古代帝王的衣服,“孔宜”是非常适合的样子。“式奏备乐”,是指举行盛大的礼仪,“备乐”指音乐。“乃陈盛仪”
【注释】 乾道七年册皇太子四首 其一: 建储(太子)以贤,辟宫于东。 典册既备,筮占(占卜)既从(顺从,听从) 济济卿士(文武百官),锵锵鼓钟(乐器演奏声)。 天子(皇上)戾止(到达、来到),盛哉(多么)礼容(典礼的仪态和风度)。 【赏析】 乾道七年(1161)四月戊辰,宋孝宗立张浚为太子。这首诗即写太子受封时的场面。诗共八句,每两句一组,押韵。第一二句“建储以贤,辟宫于东”
【注释】 乾道七年(公元1161年)册皇太子,储副豫定,器之公兮。 册授孔时,礼之隆兮。 天步迟迟,旋九重兮。 寿祉万年,德无穷兮。 【赏析】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是诗以颂太子也。” 全诗三节四句,首节二句,次节二句,末节二句。“储副豫定”一句,说明皇太子的册封在即。这是第一层意思。“器之公兮”两句,说皇太子是国家栋梁,应该像周公那样有才干。这是第二层意思。“天步迟迟,旋九重兮”两句
【注释】 乾道元年册皇太子四首 其二:于维皇储,玉润金声。 体震之荐,重离之明。 册宝具举,环佩锵鸣。 守器承祧,惟邦之荣。 赏析: 这首诗是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礼官所写,是为册封太子所作的颂扬之诗。诗人以极其热烈的笔调,歌颂太子的德才兼备,希望太子能继承祖业,光宗耀祖。 一、二句“于维皇储,玉润金声”,赞美皇太子如玉石般温润晶莹,如黄金般声音洪亮悦耳。“玉润”指皇太子像美玉一样温润有光泽
【注释】 雕:雕刻,指玉器上的花纹。 珉:一种石料。 对扬:相对而视。 承:接受,承担。 将:太子。 星重:星光灿烂。 日重:日光明亮。 怿:喜悦。 元良:太子。 赏析: 宋孝宗册封皇太子赵惇为太子,此诗即为其应制之作。诗中描绘了新立太子的盛况,以及太子的德才与国运之关系。诗人运用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意象,表现了新立太子的美好形象和国家未来的兴旺发达。全诗意境优美,语言精炼,堪称佳作
至道元年册皇太子二首其一 主鬯之重,允属贤明。 承华肇启,上嗣腾英。 礼修乐举,育德开荣。 一人元良,万邦以宁。 注释: 1. 主鬯之重,允属贤明:主鬯之重,指的是太子的重要职责,需要一位贤明的领导者来承担。允属于贤明,表示这个职位是贤明的人所担任的。 2. 承华肇启,上嗣腾英:承华肇启,指的是继承皇位,开始统治国家的工作。上嗣腾英,意味着继承者具有卓越的品德和才能,能够为国家带来繁荣昌盛。
【注释】乾道元年册皇太子四首 其三: 乐备既奏,和声冲融。玉简金书,翔鸾戏鸿。下拜登受,旋于青宫。仪辰作贰,垂休无穷。 【赏析】这首诗是乾道元年(1165)九月,孝宗在太庙举行册封太子的典礼时所赋《乾道元日》一诗中的一部分。全诗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乐备既奏,和声冲融”,写音乐演奏的场面。 第二层“玉简金书,翔鸾戏鸿”,写册封太子的典礼程序。 第三层“下拜登受,旋于青宫”,写太子接受册封后的情况
【注释】: 至道元年册皇太子二首 其二 皇储既建,圣祚无疆。 鸾旌列叙,鸡戟分行。 前星有烂,瑞日重光。 际天接圣,温文允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太子的壮丽景象,表现了作者对太子的赞美之情。 “皇储既建,圣祚无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太子已经建立,他的统治将使国家永远繁荣昌盛。这里强调了太子的地位和责任,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鸾旌列叙,鸡戟分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注释】: 乾道元年册皇太子四首其一: 宋受天命,圣绪无疆。 惟怀永图,乃登元良。 涓选休辰,册书是将。 黼坐天临,穆穆皇皇。 【赏析】: 此诗是《乾道元年册皇太子》的第一部分,全诗共四句。第一句“宋受天命,圣绪无疆”,意为宋朝承受天命,其统治的延续和影响没有止境。第二句“惟怀永图,乃登元良”,意为只有怀着长久的打算,才能成为优秀的皇帝。第三句“涓选休辰,册书是将”,意为挑选美好的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