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合
微官如马足,只是在泥尘。 到处贫随我,终年老趁人。 簿书销眼力,杯酒耗心神。 早作归休计,深居养此身。 注释: 1. 微官如马足:形容官职卑微,像马的蹄子一样微不足道。 2. 只是:仅仅。 3. 贫随我:贫穷跟随我。 4. 终年老趁人:一年到头都在衰老中度过。 5. 簿书销眼力:指处理公文文书消耗了视力。 6. 杯酒耗心神:喝酒消磨精神。 7. 早作归休计:早做好退休的计划。 8. 深居养此身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自君离海上,垂钓更何人 - 诗句释义: 自从你离开海上(这里可能指的是你的家乡或故土),再没有人像你这样去钓鱼了。 - 关键词注释: 海上 - 代指故乡,也暗示着离别的地点。 - 赏析: 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对朋友离去后,再也找不到如他那样的人进行垂钓的情景。这种孤独和怀念的情感跃然纸上。 2. 独宿空堂雨,闲行九陌尘 - 诗句释义: 独自住在空荡荡的房子里
【注释】 1. 西方清净路:佛教认为西方有极乐世界,是修行者向往的净土。 2. 此路:此处指通向西方净土的道路。 3. 何门:何处的门。 4. 见说师知处:据说在佛法中,佛知师所处之处。 5. 从来佛不言:历来佛教经典中都未明言。 6. 今生多病恼:指自己现生(即此生或今生)疾病困扰。 7. 自晓至黄昏:从清晨到傍晚。 8. 唯寐方无事:只有在睡觉时才能无所事事。 9. 那堪梦亦喧
【注释】 ①武功县:唐代长安城西的一个县。中作:中间所作,即中间生活。 ②隐齐:隐居山林,与尘世隔绝。 ③马随山鹿放,鸡杂野禽栖:意思是说,我的马匹随着山林的鹿群放牧,我的鸡只跟野禽混居。 ④藤架:指缠绕在树上的蔓生植物。这里指缠绕在树上的藤条架子。 ⑤药畦:药圃,种植药材的地方。 ⑥嵇叔夜:即嵇康,字叔夜,魏晋时期思想家、文学家。嵇康崇尚清高,不慕功名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不行门外地,斋戒得清真。 注释: - “不行”:指不在寺院的庭院中行走,表明保持了清净。 - “斋戒”:是佛教的一种修行方式,通过不食肉、不饮酒等来净化心灵。 - “清真”:这里形容内心的纯净和外在行为的洁净。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佛教修行为内心带来的纯净感与外在生活的简朴。在佛教文化中,斋戒不仅是对身体的约束,更是心灵的净化过程。 2. 长食施来饭
【解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人写友人的归途,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 “日暮掩重扉,抽簪复解衣。” 这句诗的意思是:太阳落山时,我关上了重重的门扉,把头发拔下来又解开衣襟。 “重扉”指两扇门,用来形容朋友归来时的情意深重。“漏声林下静,萤色月中微”,意思是:在树林里,漏壶里的水声是那样地静,萤火虫的点点荧光在月光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这里诗人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 “秋霁露华结,夜深人语稀。”意思是
注释 1 “晨餐夜复眠,日与月相连” - “晨餐夜复眠”:早晨用餐后继续休息直到夜晚。 - “日与月相连”:太阳和月亮总是一起移动,象征恒久不变或和谐。 2. “天下谁无病,人间乐是禅” - 这两句诗表达的是即使在世界上每个人都可能生病,但在人间寻求快乐和平静是一种修行的方式。 3. “几生通佛性,一室但香烟” - “几生通佛性”:指通过长时间的修行或修炼而达到的一种境界。 -
万年县中雨夜会宿寄皇甫甸县斋还寂寞,夕雨洗苍苔。 清气灯微润,寒声竹共来。 虫移上阶近,客起到门回。 想得吟诗处,唯应对酒杯。 注释: 1. 县斋还寂寞:描述自己身处的书房或居所显得格外安静、冷清。 2. 夕雨洗苍苔:傍晚时分的雨洗涤着青翠的庭院小径上的青苔,给人一种清新之感。 3. 清气灯微润:夜晚的灯光在雨后的空气中显得朦胧而柔和,仿佛能渗透进房间的每一个角落。 4. 寒声竹共来
【注释】 会解如来意:理解佛经深奥的道理。 独有君:只有你。 开经:诵读佛经。 声闻:佛教语,指阿罗汉,即达到涅槃的人。这里泛指僧人。 本寺:原寺庙。 远于日:离太阳远。 新诗:指诗人的诗作。 高似云:高过云霄。 胜秋分:比秋天的分(二十四节气之一)还要凉爽。 【赏析】 这首诗写一位供奉僧的诗才和其对诗作的热爱,赞美他诗情高超、才华出众。首句赞其悟性极高,能体悟佛理;二句说他是“独有君”
【注释】 ①空门:佛教的寺庙。②文高:才华很高。③仙方:道教的丹药方书。④小字写:用小楷书写。⑤行坐:指行走或坐着。把相随:即“相随”之省,指随时相伴。 【赏析】 这是一首题赠诗,是说王建在空门隐修,交亲不相识,而自己虽才高学博,却官冷身闲,老而贫病,无钱买酒,只得写些小字以自娱,时时与王建相随,共话桑麻。 诗中表现了王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