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宽
画鹢高飞。 长河作带,细柳成帷。 晚睡初醒,棹歌声起,错认南归。 清源城郭傍围。 望道上行人未稀。 油壁香车,红泥细酒,故土全非
东风渐老,桃李争春色。 天半崔嵬在望,空外浮环碧。 步屧村村相似,黄蝶飞阡陌。 小桥溪侧。 依依杨柳,已觉垂条暗如羃。 迤逦危厓千仞,径路莓苔积。 上到白云泉畔,试作龙门客。 却叹范祠荒久,芳草埋碑石。 夕阳归迫。 折花满手,袖取山云杳无迹
叹平生事业,秃笔成堆,残书盈架。 九载心劳,儗阳城书下。 气力无多,头颅如许,向老来谁怕。 瞻望西山,经营东圃,频年无暇。 匹马何来,白云司里,语妙非诗,意浓如画。 世俗相通,笑称觞持帕。 岂待枫落,吴江一句,为乡闾增价。 兔管停毫,凤笺留尾,试题除夜
日高碧树午阴圆。 绣床人未眠。 回文锦字彩丝缠。 停针还怅然。 飞絮底,落花边。 青春将暮天。 玉人一去不知还。 难将幽恨传
忽对春风南陌,还思夜雨西窗。 高丘恨不千尺,望见离人渡江。
薿薿叶如许,丰草名可当。 花开类兰蕙,嗅之却无香。 不为人所贵,独取其根长。 为帚或为拂,用之材亦良。 根长既入土,多种河岸旁。 岸崩始不善,兰蕙亦寻常
生绢丈许画者谁,石田老人今画师。 年来都下家家有,此幅吾知出亲手。 笔意纵横信所之,夹岸翛然已疏柳。 溪阴欲渡无舟楫,万杙成桥远相接。 何处诗人跨瘦𩦺,破帽欹风粘落叶。 两山对峙开高关,谽谺梵宇容千间。 半空丹雘势突兀,雪窦天台真等闲。 老人昔共游虞山,此景仿佛曾跻攀。 昆湖荡漾临几席,水绕渔庄凡几湾。 京华十年走尘土,看画分明能破颜。 山林在望鸟飞倦,春到江南吾欲还
子有好学名,得之直从幼。 矻矻忘其疲,每以夜为昼。 谁令不自爱,坐与简编斗。 旋致心腹间,有病见脉候。 乡人尝谓子,文笔真似舅。 舅也昔养疴,亦在掇科后。 七日仪部官,在告月且又。 服药未见功,具疏遂入奏。 昨朝获愈音,颜面喜欲皱。 西风作新寒,南去不可逗。 相过一何疏,相别一何骤。 子去固欣然,孰与箴老缪。 惟子有书癖,舍书莫能救。 譬如病酒人,戒饮貌愈瘦。 何如稍饮之,病去渐复旧。
云岩不减灵岩好,昨者胡为涉行潦。 千人石上两青鞋,日出深林歌杲杲。 一时取乐能偿劳,水西山北争探讨。 涧泉漱齿心亦清,石壁题名手亲扫。 西去阳山十里遥,冒雨有人归不早。 明朝见话入云岩,扼紧捋须空懊恼。 好山不趁晴时游,此事已差何足道。 安知犹有独游人,隔水相望在阳抱。 何处移来此画图,我方起观俄绝倒。 诗情画意各有在,岁月依然仍可考。 虫鸡得失不须争,泡影死生难自保。 再到京华住六年
散吏幸无事,合置荒园中。 著书忘其词,安复论异同。 墙下枣垂实,飒然起秋风。 感时忽搔首,五十真衰翁。 投牒愧一出,束带随三公。 晨趋揖东阁,夜梦游南雍。 乡使来吴下,入门偶相逢。 中怀不能语,倚壁如颓峰。 南飞孰可系,仰见青天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