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以悟
诗句释义与译文 第一句:“讲学非徒好此名,好名一念费经营。” - 诗句释义: 讲述学习并非仅仅为了名声。 - 关键词: 讲学(学问)、徒、名(名声) - 注释:这里强调学习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获得名声,而是为了真正的知识和智慧。 第二句:“但于日用平常处,只向天然自在行。” - 诗句释义: 但在日常生活的平凡之处,只需顺其自然地行事。 - 关键词: 日用平常(日常)、行(行为或实践) -
这首诗是诗人在春日登郡城所作。首句描绘了早春的景色,次句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共赏美景的喜悦心情,第三句表现了对世事无能为力的感慨,尾句则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译文: 早春时节,我们一同登高望远,欣赏着城外的风景。橐水秦云、野草生,这些景象让人心旷神怡。然而,悬磬那堪人力尽,晓棠曙色兆升平,这又让人感到无奈和感慨。 注释: 同赵仁寰 —— 和赵仁寰一起。 郡城 —— 古代指县城所在地。 橐水
【注释】 涧水连云:山涧流水,连着白云。涧水,山间清流; 向洛:流向洛阳;洛,指洛阳; 怀山秋树:怀念在山中秋天的树木; 瑞光:祥瑞的光芒; 关城风景:关中(长安附近)的风光; 还依旧:依然不变; 几见:哪一次看见; 群英:英才。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寓新安访永宁赴会时写的一首咏古之作,诗题一作“过新安”。首句写山涧溪水直下洛阳,与第二句“怀山秋树”照应,表达了作者对故土的怀念
【注释】 ①清明:指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节。 振寰:即陈振寰,字振寰,号南屏,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明末清初诗人、画家。年兄:这里指陈振寰的哥哥或友人。 枉顾:枉驾光临。 兼惠佳句:惠临并赠上佳句。 “此”:代指诗题中的“此言”。 鸣镳:指马鸣,比喻马蹄声。 “由□”:指由远方。 雄谭:豪壮的议论。𢬵(yú):古代的一种饮酒器具。 芝标:灵芝草,古人以之为吉祥物。 赏析:
【注释】 □:空。蒲樽:指酒器。 赏析: 此诗为作者在端午时节所作。首联写自己独居孤室,怀念故乡亲人;颔联写看到月色映照的屋檐和远游之人;颈联写家乡夜晚的景色,以及远人对家乡的思念;尾联抒发了离别之情。 全诗语言朴实、清新自然,意境幽深
登塔山二首 其一 一径通天绝世人,闲中扶病远寻真。 小棰日映开朱帐,远树霞交伏碧麟。 注释: - 一径通天绝世人:一条小路通向天空,是世间罕有的高人隐士居住的地方。 - 闲中扶病远寻真:在闲适的生活中,我扶病远行寻找真正的人生意义。 - 小棰日映开朱帐:用小木棰击打,阳光照射下,朱红色的帐篷显得格外醒目。 - 远树霞交伏碧麟:远处的树木被晚霞染红,就像麒麟一样俯伏着。 - 晚壑籁传山鬼啸
应贡过彰德次韵呈张见室 北度邺城春欲尽,霏霏细雨湿征裘。 长亭共醉一杯酒,客路今开两月愁。 堤柳风翻搀燕舞,石桥影落入漳流。 不堪回首西山暮,怅望白云天际头。 注释: 应贡过彰德:在彰德这个地方(指河北的大名县)做官。应贡:指应召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 次韵呈张见室:写诗送给朋友张见室。次韵:诗歌体裁之一,和原唱词的句数、字数相同,但平仄不同,押韵不同。呈:给。见室:对朋友的敬称。 北度邺城春欲尽
【注释】 同:和,一起。郡城:郡守的官署所在的城市。 一睡春城暖气融:春天的暖风使人感到舒适。 飘然: 形容轻盈飘逸的样子。东风: 春风,此处指春天的气息。 百年胜地:指风景秀丽、名胜古迹众多的地方。还何处:还有什么地方呢? 好景逢君意未穷:美景与知己相逢,心情愉悦没有穷尽。 赏析: 《同赵仁寰登郡城》,全诗共四句,内容上由“春”、“暖”二字展开,以写景抒情为主,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注释:新安城外结盟的日子,我们促膝谈心谈论世事,那时我们的心情都十分渺茫。今日的春风你我不再共享,只有柴门古树,断人肠。 赏析:诗的开头两句是写诗人与张肖山的盟誓之地在“新安城”,他们在那盟誓时促膝而坐,深入地谈论着国家大事,他们的感情深厚。然而时光如流水般逝去,转眼间又是春风和煦的日子,可张肖山却已经离去,只留下空荡荡、寂寥的柴门和古树。此二句为倒叙手法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是宋代诗人李之仪。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承植斋曾老师诗教 - 承植斋是曾老师的住所或书房。曾老师是一位精通诗文、富有学问的人。这里的"诗教"指的是曾老师传授的诗歌知识。 万法由□只此心,莫随章句自浮沉 -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所有的法则和道理都源于内心,不要被文字和形式所左右,自己沉溺其中。 才云着力境犹隔,直是忘言悟巳深 -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虽然努力去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