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以悟
这是一首表达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诗。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栉白发(洗发时梳理白发):形容年纪已大,头发变白。 2. 我年三十馀(我三十多岁):指自己已经年过三十。 3. 早巳见白发(早就看到白发):指自己的年纪已经到了四十开外。 4. 宁堪悲(怎能不悲伤):表示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感到悲痛。 5. 所忧天真滑(担心纯真的本性受到污染):担心自己的本性变得狡猾。 6.
【诗句注释】: 卜行君有日: 卜行,即卜算行程的日子。君,指薛伯起。日,时间。 七月暑初平:七月的暑气刚刚消退。 断续千山远:绵延起伏的群山在视野中时断时续,显得遥远。 飘零一笠轻:飘零,随风摇曳的样子。一笠轻,形容帽子很轻,仿佛随时都可能随风飘走。 从今鸥鹭侣:从此与鸥鹭为伴,意指归隐山林。 十载空成梦:十年的时间过去了,依然只是一场空梦。 不如学耦耕:不如学习农夫耕种的生活
洛下别张见室 【注释】:洛下,洛阳。见室,指朋友。 【赏析】:此诗是诗人在洛阳与友人告别时所作。全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诗人自己的志向与感慨。首联点明离别地点和背景;颔联写洛阳的历史人文;颈联赞扬友人的才华;尾联则寄寓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期待。 洛下,洛阳。洛水之北,古称洛邑,为天下之中,故有“天下之中”之誉。洛阳,古都,自古以来就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千古,指历史久远
注释: - 我生今四旬:我活了四十年。 - 忽尔遘家变:突然遭遇家变。 - 风木悲萱堂:看到母亲去世,心中悲怆如风中的木叶。 - 师忧龙蛇见:担心老师忧虑龙蛇(比喻疾病)。 - 生成二大恩:父母给予的两大恩德(养育之恩和教育之恩)。 - 时思时哽咽:时常思念,时常哭泣。 - 悠悠百年情:无尽的岁月之情。 - 聿从炧正行:即日(今天)就要开始正道之行。 - 更谁□相唁(yàn):更没有人慰问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病怀》。 译文: 已经过了一年,我客居他乡,入春以后,病情加重。 饮酒也成了痰,吃烤肉火气更旺。 书籍时有翻阅,但心不能平静。 整天闲散无为,心中充满了忧虑。 果如此就长眠吧,顺其自然才是正道。 遥想孔子教诲,早晨听闻也是好的。 嗟叹我优游自在,如何能成圣? 本原在于独自知道,功夫在主敬。 深谷和薄冰,存心来养性。 一息若成虚空,就不会有非真的命。 愿言易箦时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于大历三年(768)流寓梓州时所作。首句写久旱之后,秋尽而雨至;次句写雨霁后的景色:夕阳的余辉照射在孤寂的小庄上;末句写夜深人静之时,听到河桥上的霜冻声。全诗以雨后小庄、断肠、空留麦种、霜冻等意象为线索,描绘出一幅清冷幽凄的雨后秋景图。 首句“久旱秋尽雨后憩柴家庄”,点明时间、天气和人物活动。久旱之后的秋雨终于降临了,诗人来到柴家庄歇息。 第二句“晴原夕照到孤庄
注释: 1. 一从华野幡然后,宇内独君享大名:意思是自从您在华野挥舞着旗帜以后,整个天下都为您享有盛名。 2. 宋邵明陈空自抱,其如不幸在苍生:意思是宋邵明虽然空有一片忠心却无人知晓,他多么希望不幸降临到百姓身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之作,诗人借对历史人物的描写,抒发了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切之情。 诗的首句“一从华野幡然后,宇内独君享大名”,意思是自从您在华野挥舞着旗帜以后
【注释】 恒山:山名,在今山西浑源北。负笈:背着书箱,泛指读书。 □御:古时帝王出行时所乘的马车。曾闻冉:曾听说孔子说过的话,这里指孔子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步趋:步行和快走。窃比:偷偷地比拟,这里是说自己不敢与颜回相提并论。 小舟:小船。 朝烟:早晨的雾气。 【赏析】 此诗为作者在恒山道中所作。首二句点明了游学的地点和目的,三、四句写出了游学之难,而最后两句又表明自己对游学的乐观态度
冒暑行游,涧水西流。 篝灯危坐,类迦黎(即菩提树下的苦修者)。 从今了得超凡诀(即得道),圣学工夫在日跻(日益精进)。 入圣超凡不易了,一毫未透隔千山。 年□奔走旋多病,此日东垣学闭关(闭门修炼)
乡思 往岁出家不念家,此行常念在天涯。 云霄巳谢萤囊愤,风木徒兴鸟哺嗟。 侵冷女红愁夜色,及时庭训虚年华。 竹敲梦断崤陵远,徒倚空斋日半斜。 注释: 1. 往岁出家不念家:往年出家时,我不曾思念家乡。 2. 此行常念在天涯:此去他方,心中常有对故乡的思念。 3. 云霄巳谢萤囊愤:指已经远离了世俗烦扰,不再因小事而愤怒。 4. 风木徒兴鸟哺嗟:比喻自己如同鸟儿被风吹动而飞翔,却不知何处是归宿。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