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恽
水调歌头·送王修甫东还 作者:辛弃疾 樊川吾所爱,老我莫能俦。二年鞍马淇上,来往更风流。 梦里池塘春草,却被鸣禽呼觉,柳暗水边楼。浩荡故园思,汶水日悠悠。 洛阳花,梁苑月,苦迟留。半生许与词伯,不负壮年游。 我亦布衣游子,久欲观光齐鲁,羁绁在鹰韛、早晚西湖上,同醉木兰舟。 注释: 樊川吾所爱,老我莫能俦。 樊川是白居易的别墅名,这里指代王修甫的家乡。“吾”字是第一人称代词“我”,表示自己
注释: 半生随波逐流,一生被狙公愚弄。富贵是欺骗人的谎言,一觉春梦醒来,还是槐根下的野草。 译文: 一生中随波逐流,一生被狙公愚弄。富贵不过是欺骗人的谎言,一觉春梦醒来,还是槐根下的野草。 赏析: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北宋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词写词人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全词通过对比“世”、“狙公”和“槐根”的意象,表达出词人对于名利看破、对于现实不满以及渴望自由
水调歌头·送王子初之太原将军报书切,高卧起螭蟠。悲欢离合常事,知己古为难。忆昔草庐人去,郁郁风云英气,千载到君还。歌吹展江底,长鲜铗不须弹。 注释解释: - 将军报书切,高卧起螭蟠:指代某人给王子初写信(报书),希望他能够安心隐居起来,过上悠闲自在的生活。 - 悲欢离合常事:人生难免经历喜怒哀乐、聚散离合等种种变故。 - 知己古为难:真正的知己难遇。 - 忆昔草庐人去
水调歌头·和姚雪齐韵词牌:水调歌头·和姚雪齐韵 作者:苏轼 书史有真味,谁遣博微官。丈夫出处道在,义命正须安。浩浩都门冠盖,眼冷鸡虫得失,矫首入遐观。时对雪斋老,清议豁襟颜。 阅名书,探理窟,惊铭盘。自叹空然鼠腹,过饮不知繁。万古乾坤清气,散人诗仙脾鬲,挥洒有余欢。早晚付心诀,风雨满堂寒。 注释: 1. 书史有真味 - 书籍中有真正的味道。指书籍中的真理或知识。 2. 谁遣博微官 -
玉楼春 · 冬至夜侍祭阴消阳长从今数。除客归来闻好语。月明满地紫烟生,暖人刺文添绣缕。 冷风肃肃生庭户。桂酒光清摇燕俎。今冬记我致严时,爆竹声中听五鼓。 【注释】: 1. 阴消阳长:阴阳消长变化。指冬至后,北半球日照渐多,阳光逐渐增强,而南半球则相反,太阳光线逐渐减弱。 2. 除客:除旧迎新的意思。这里指过完年(春节)以后。 3. 好语:好消息、吉祥话语。 4. 紫烟生:紫色的烟霭缭绕升起。 5
好事近 · 尝点东坡橘乐汤作 石鼎响松风,茗饮老来多怯。唤起雪堂清兴,瀹鹧斑金屑。 橘中有乐胜商山,香味不容说。觉我胸中磈磊,被春江澄彻。 注释: 1. 石鼎响松风:指用石头制作的鼎煮水发出的声音就像松林里的风声。 2. 茗饮老来多怯:因为年纪大了,喝茶多了感到有些怯。 3. 唤起雪堂清兴:唤醒了作者在雪堂中的清凉愉悦之情。 4. 瀹鹧斑金屑
【注释】 过南云门 —— 游览南云门。 南北两云门 —— 指中条山南、北两个山口,即南云门和北云门。 竹圃稻畦如画 —— 竹林中的小园子,田间的稻田就像一幅画。 罢亚黄云万顷,自长渠飞洒 —— 黄河的水流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奔流不息,像从天边飞洒下来一样,滋润着大地。 太行钟秀尽三乡 —— 太行山的美景遍布全境,如同把美名留给了三乡(太行山脚下的三个县:长子、平顺和平顺)。 形胜递高下 ——
注释: 华发一衰翁,世事眼中看彻。只为年来薄宦,负东山高节。 冥冥神理到无凭,此外更何说。安得百壶春酒,扫羁愁如雪。 赏析: 《好事近·华发一衰翁》是南宋词人刘克庄的作品。这首词以“华发一衰翁”起笔,抒发了作者年已老而志不衰、壮心不已的豪情。上片首三句,先写自己已经老了,但仍然对世事看得很清楚;接着写自己虽然做官很清白,但是为了保持自己的节操和名望,不得不屈就于薄俸之职;最后写自己虽身在官场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解答时注意从以下角度入手:首联“卷”“绮散”等,颔联“漾漾银河垂地”“吹满一帘秋”,颈联“十年一官黄散”。 【答案】 ①西山被残雨笼罩着,天边的云彩像美女的眉毛一样修长。②天空中飘荡着五彩缤纷的晚霞,楼外皎洁的月亮就像一艘小舟在湖面上行驶。③银河如一条条晶莹的丝带下垂大地,浩荡的大风吹拂着我枕上的席子,仿佛有一股清风吹进了我的窗帘,将我带入了秋天的意境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及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分析诗歌的内容,理解诗意,把握诗人的情感态度,最后根据题目要求,从语言特色、表达效果和思想情感等方面具体地进行分析。此诗为咏物词,上片描写莲花海棠,下片以花喻人。首二句写莲荷与海棠的异同:莲荷是云锦般的花冠,海棠是丹砂般的花瓣。三句写莲荷的艳丽,四句写海棠的娇媚。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