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融
诗句赏析: 镜台今何在,寸身正相随。镜台是古代用来放置镜子的架子,它通常由木头、玉石等材料制成,具有装饰性和实用性。这句诗通过提问的形式,表达了对镜台位置的疑惑和对自身存在的关注。诗人似乎在追寻那已经消失的镜台,同时也暗示了自己身体与镜台之间的联系。 何当碎联玉,云上璧已亏。联玉和璧都是古代珍贵的玉器,它们代表着高洁和完美。这句诗以玉璧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状态的向往和追求。同时
以下是对奉和代徐诗二首 其二逐句的解释: - 自君之出矣:自从您离开。 - 金炉香不燃:金炉里的香不再燃烧。 - 思君如明烛:思念您就像明亮而温暖的烛光。 - 中宵空自煎:在长夜中,我只能孤独地煎熬自己。 译文注释 自君之出矣:自从您离开。 金炉香不燃:金炉里的香不再燃烧。 思君如明烛:思念您就像明亮而温暖的烛光。 中宵空自煎:在长夜中,我只能孤独地煎熬自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四种颜色,每句诗对应一种颜色,并给出了注释和赏析。 第一句:赤如城霞起 - 注释:这里的"城霞"可能指的是城墙上的红色瓦片或红色装饰的建筑物,当太阳升起时,阳光照射在城墙上,形成了红色的霞光。 - 赏析:这句诗通过比喻的手法,将太阳初升时的红光比作城墙上的红色,给人一种壮丽、喜庆的感觉。 第二句:青如松雾澈 - 注释:这里的"松雾"可能指的是松树间的雾气,当早晨阳光透过松树时
【注释】 ①纤纤:女子。②鹪(jiāo),鸟名,体小,嘴长而直。③腷腷膊々乌迷曛:形容乌黑的羽毛在昏暗的夜色中闪烁着光。④磊磊落落:形容玉石光彩晶莹,质地坚硬。⑤纤纤:女子。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女子服饰和仪态的诗。全诗以“两头纤纤绮上纹”开头,点明主题。中间四句,写女子穿着华丽衣裳,头戴珠翠,在灯光下熠熠闪光。最后一句则写女子的仪态,她轻盈地迈着步子,乌黑的发丝在昏黄的灯光下闪动着光芒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女萝的柔弱和随风飘荡的特性,以喻女子柔顺、依附他人之态。 首句“幂历女萝草”,幂历,是繁体“蔓衍”的意思,意谓女萝草蔓生而蔓延。女萝是一种蔓生的草本植物,叶子成对而生,细长柔软,像女子的长发。这里用“幂历”二字,既形容了其形态,又表现了女萝生长的习性。 次句“蔓衍旁松枝”,进一步描绘了女萝的生长环境。它依附在松树枝干上,随松树的生长而伸展开去。这句中的“旁”
离合赋物为咏咏火 冰容惭远鉴,水质谢明晖。 是照相思夕,早望行人归。 注释:冰面映衬着月亮的倒影(冰容),惭愧自己无法照亮远方的镜子,水的清纯无法像太阳一样发出明亮的光芒。月光照耀着我在相思之夜,盼望着远行的亲人早日归来。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爱人的思念之情。首句“冰容惭远鉴”以冰喻人,表现了女子内心的矛盾和不安。第二句“水质谢明晖”则是对自己情感的反思,暗示着内心的情感如同清澈的水质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赏析”,然后根据题目的提示审清题干的要求,对诗歌中的关键语句进行赏析。 本题题干要求对“咏池上梨花诗”中的“翻阶没细草,集水间疏萍”两句进行赏析,这是要求考生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结合诗句的内容、手法及表达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作答。这两句写梨花落于池边草丛之中,飘荡在水面之上
移席琴室应司徒教诗 雪崖似留月,萝径若披云。 潺湲石溜写,绵蛮山雨闻。 注释:雪崖像是留下了月亮的形状,萝径好似被云雾笼罩着。潺湲的溪流声仿佛在书写着什么,绵绵不断的山雨似乎也传来了声音。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邀请司徒来到琴室,一同欣赏这美好的景色。第一句用雪崖留月比喻山崖上的月亮,第二句用萝径若披云来形容山间的小路如同被云雾覆盖。第三句以潺湲石溜写为引子,描绘出山间溪流的声音
注释:自从你出门以后,我日夜相思。思念你就像思念自己的影一样,夜不能寐,日也不能安息。 赏析: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情厚意。“自君之出矣,芳藇绝瑶卮”,意思是说自从你离开后,我的心里充满了对你的思念。“思君如形影,寝兴未曾离”则描绘了诗人因思念而难以入睡,仿佛连影子都会感到他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朴实真挚,情感深沉热烈,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中“比兴”的艺术手法
注释:花瓣的蒂现在在哪里?它也是在林中生长。何时能垂下双髻,如同天上的团扇一样明亮。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花蒂比喻自己的发髻,以林下生长来暗喻自己在宫中的处境。诗的前两句写花蒂的生处和特点;后两句写自己盼望像团扇一样美丽,早日垂双髻。全诗含蓄而意蕴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