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高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虎头门外浪如雷,来往舟航几度摧。”意思是:在虎头门外江面上波浪汹涌,像打雷一样,船往来穿梭不停,多次被冲垮。虎头门是长江上的一座著名古桥,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蛇山之南的长江中。 “竭力劳心开鹿步,先生真抱济世才”。意思是:费尽心力努力去打开那通向远方的道路
注释: 1. 丽江月色:指的是云南丽江的夜晚月光。 2. 秋夜寒光彻底清:秋天的夜晚,月光明亮如水。 3. 当年丞相出天兵:指昔日的丞相,他如同天神一般,英勇无比。 4. 江流不尽银蟾影:江水流经的地方,留下了月亮的影子。 5. 照遍兴亡万古情:照耀了历史的兴衰和人们的情感。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丽江夜色的诗歌。诗人以丽江的月色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首句“秋夜寒光彻底清”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秀出鹅城十万家” - 关键词:秀出、鹅城 - 注释:形容二秀才才华出众,如同从城市中涌现出的精英。 - 赏析:此句以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朱严二秀才的才华和地位,与周围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他们的非凡之处。 2. “二君年少擅才华” - 关键词:二君、年少、擅才华 - 注释:指两位年轻的学子各自展示了其卓越的才华。 - 赏析:这句诗赞美了两位青年才俊的才华横溢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首句“文战当年笔似飞”,意为当年参加科举考试时,文笔飞扬,犹如飞鹰。第二句“龙蛇落纸墨淋漓”,意为当年考试的试卷上字迹如龙蛇般飞舞,墨迹淋漓而饱满。第三句“中书虽老心犹壮”,意为虽然已是中年,但心中依然壮志不已。第四句“坐看先生涤砚池”,意为看着先生洗砚台的情景,意在表达自己对科举考试的热情和执着。 【答案】 译文:当年我参加考试的时候,文笔如同飞鸟一般,在卷纸上自由翱翔
【注释】 卓锡泉:地名,在今四川峨眉山。 ①高僧:指达摩,佛教禅宗的开创者。 ②一挥锡:指达摩到四川后,手执锡杖,一挥手,就在那里建立了寺院,并在那里讲经说法。 ③觱沸(bì fèi):水激波声。自然流:指泉水从岩石缝隙中流出,声音如沸腾般响亮。 ④怪得谈经处:指讲经的地方。 ⑤石点头:相传讲经之处有石像人头,听到经声而点头。 【赏析】 这首小诗描绘了卓锡泉的自然风光和神奇传说
【注释】 桂山:即桂林,在今广西自治区。 芒鞋白苎衣:穿着草鞋,穿着白色葛布衣服。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怀念故乡桂林而作的。首二句点出地点、人物,三句写出游之约;末二句写对故乡山水的思念。全诗语言明白如话,却含蓄深长
【注释】:上界第一峰:指黄山的天都峰。 奇峰四百三十二,惟见兹峰势独尊。 远揖华嵩为伯仲,俯看蛮岭作儿孙。 中天日月岩头转,白昼云雷脚底奔。 不是飞仙那可即,骖鸾何日去朝元。 【赏析】:此诗是赞美黄山的天都峰。诗人以夸张的手法描写出天都峰高耸入云,气势宏伟,并把天都峰与名山华山、嵩山相比,突出其“势独尊”的特点;又把天都峰比作为群山之“儿孙”;还写其日夜变化之奇,以及天都峰的险峻和奇特
郭安仁赞 先生名进士,五马刺循阳。 守己一廉足,好修千里扬。 清谣多秀麦,遗爱在甘棠。 款酬芳陌酒,江天路杳茫。 注释: - 郭安仁赞:这是一首赞颂某位官员的作品。 - 先生名进士:指的是这位官员的官职是进士。 - 五马刺循阳:这里的“五马”是指官员所乘的车辆,而“循阳”可能是指官员的官道。 - 守己一廉足:意思是说官员能够守正不阿,廉洁自守。 - 好修千里扬:意思是说官员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暮春之月,春服既成。 眷言乐游,求其友生。 陟彼嶙峋,崖石壁立。 流泉涓涓,玉虹千尺。 挹泉水兮,尘缨可濯。 日月其迈,云何不乐。 花木畅茂,生意欣欣。 浴沂咏归,思昔之人。 我思昔人,匪耽逸豫。 优哉游哉,聊以适志。 流觞泛泛,鸣鸟嘤嘤。 感时怀古,千载同心
屹立瘴江湄,疑是汉骠骑。 落日明金甲,春云绣战旗。 风霜存节概,雨露想恩滋。 回首麒麟阁,如今更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