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增祥
玉楼春 石榴树根被绑在红床上,花下闲散的黄莺儿叽喳。舞时金凤绣成花丛,醉里红螺香蘸甲。 读完《唐风》后嘲笑荀鸭,碎佩兰铃花外戛。聪明解效玉台诗,但有温柔无苦辣。 注释: - 荔枝树根被绑在红床上:比喻女子因某种原因(如婚姻、地位等)而受到束缚。 - 花下闲散的黄莺儿叽喳: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黄莺儿们在花丛中自由地歌唱。 - 舞时金凤绣成花丛:形容女子舞蹈时的美丽,如同金凤凰一般栩栩如生。 -
诗句解读: 1. “玉楼春” - 这是诗的题目,可能暗示了诗歌的意境和风格。 2. 米家墨翠浓如刷 - 此句形容用墨汁涂抹的效果,如同用刷子刷过一般,浓密且均匀。 3. 绿蜡捶笺麦光滑 - 描述使用绿色的蜡和麦皮作为材料来制作纸张,质地光滑细腻。 4. 晚筠已卧绿沈枪 - “晚筠”指的是晚竹,这里用来比喻坚韧不拔的品质;“绿沈枪”则可能是指某种绿色颜料或染料,用于书写或绘画。 5.
罗衣:女子的衣服。 出浴:洗澡。 傍蕉天苔地:旁边是蕉叶和苔藓铺盖的地面。 琪花:玉色、白色的花朵,这里指栀子花。 映雕砌:映照在雕琢的砖石上。 喜枝枝、缀雪院院闻香:喜欢栀子花一簇簇地缀满洁白如雪的枝叶,阵阵清香从花间飘来,使人闻到了香味。 新绿池亭晚霁:新长出的嫩绿色池塘上的亭子,傍晚时分才放晴。 娟娟:美好的样子。 淡画眉痕:淡淡的眉毛痕迹。 素娥:即嫦娥,传说中月宫中的仙女。
骤雨打新荷:猛烈的雨水拍打着刚长出水面的新荷。 伏日连雨,清冷如深秋,漫成一阕。即元遗山《小圣乐》也。壬寅七月三日:伏天的连绵大雨,像秋天一样寒冷,我随意写成了一首词。壬寅是天干地支纪年中的第十个年份,壬寅年的七月三日。 水绿平池,又柳疏蝉断,花亸莺娇:池水碧绿清澈,柳树稀疏疏落,树上的知了断了声音,花儿垂下了头,黄莺也显得娇弱无力。 四檐鸣玉,急响入芭蕉:屋檐上滴水的声音急促响亮,滴落在蕉叶上
【注释】 堕:落。胶青:指涂在鬓发上的黑色颜料,这里代指妇女的发髻。调:涂抹。云母滑:用云母粉制成的胭脂。两弯:指眉。翠小山:指细长而弯曲的眉毛。一寸深红:形容指甲涂得鲜红。欲眠:本想睡下。又起:起床。添香鸭:给鸭子添香。风竹敲寒檐:指听风吹过竹林发出的声响,敲打着寒冷的屋檐。玉戛:玉石制的敲击声。闲愁:没有心事的愁闷。凤州:今陕西宝鸡县一带。 【赏析】 这首词是李煜自叙其生活状态和心情的作品。
浣溪纱效花间集 陌上荼蘼嫩叶齐。思君无复理残机。玉容如月减清晖。宜爱香名更意可,凤皇小字忏长离。月圆花好岂无时。 翻译:我思念你,却不再织制残破的丝线,因为你已经离去。你的容颜就像月亮一样,虽然依然美丽,但已失去了往日的光辉。我更加珍视你留下的香气和这个名字,因为凤皇(一种传说中的神鸟)的小字是“长离”,意味着我们即将分离。虽然月亮圆了,花儿也开了,但我们的爱情并不会因此而结束
解析: 诗句解释: 1. “衫笏贞元朝士” - “衫”指的是古代官员的衣物,通常为青色;“笏”是古代官员手中的小木棍,用于书写或记事。此处可能指的是宋代诗人苏轼(字子瞻)在贞元年间任官的情景,他在任期间留下了许多著名的作品,如《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等。 2. “园亭江浙人家” - “园亭”指的是园林中的亭台楼阁;“江浙”是中国的两个地方名称,分别指今天的江苏和浙江
欲寄青笺奈远何。楚衣越茗托微波。 些些香物未宜多。 蜡面手缄三道印,衣中心字两重罗。拆书应是敛愁蛾。 注释: - 《浣溪纱·效花间集》是一首清代诗人樊增祥的作品。 - “欲寄青笺”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书信传递信息但距离遥远而无法送达的无奈。 - “楚衣越茗”指的是楚地的服装和越地的茶叶,象征着诗人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 - “托微波”则是指将思念之情寄托在轻波之上,表达了情感的细腻和含蓄。 -
【注释】: 淡红池沼:指水色浅红的池塘。 屏心青绿溪山:用屏风上的绿色山水画来映衬自己的居处。 雨竹烟荷:雨打芭蕉,烟笼荷花(即“雨后初晴,雾气缭绕在荷花上”。) 幅巾、尘尾:古代文人雅士束在头巾两侧或拖在脑后的布带,也用来系住衣带。 六朝人:指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人。 【赏析】: 《西江月·长夏即事》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写屋后池沼、溪山景色,并描绘自己家居生活之乐
注释: 夜合花开,明月迟迟不落。脉脉含情,倚在栏杆上沉思。燕儿昏昏欲睡,莺儿清晨啼叫,我强自禁持着。 玳瑁斋期常止酒,荷花生日懒呈诗。寂寥的情绪,又有谁知晓呢? 赏析: 此词描绘了作者在春天夜晚独自饮酒赏花的寂寞心情。上片写景,通过“夜合花开”来烘托出夜幕降临,月光渐升的景象。下片抒情,通过“燕昏莺晓”和“荷叶初开”等景物,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美好的向往。全词情感细腻,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