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同
朱同(1338年—1385年),字大同,号紫阳山樵、朱陈村民等,是明代著名的诗人,其诗作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生平和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面将具体介绍朱同的生平及其诗歌特色: 1. 生平经历 - 家世与早年:朱同是明徽州府休宁人,出生于一个有文化传统的家庭。他的父亲朱升也是一位学者,这为朱同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 科举及官场生涯:朱同在明朝洪武年间举明经
上已苦雨呈汪养晦
三月三日苦淫雨,春游无计令人愁。 云低暮色近垂地,风卷涛声遥撼楼。 青天白日果何处,急电轰雷方未休。 最怜桃李花开树,零落离披不自由
赠智惠忆归南泉
欲破愚痴障,须悬智惠幢。 三生漫吴越,一吸尽西江。 泉石曾供眼,云山故入窗。 祖灯期再续,已见外魔降。
赠王若霖二首
且酌樽中酒,重逢未有期。 歙南看月夜,江右望云时。 路逐溪声转,山随行处移。 明朝登岭后,回首倍相思。
题自画扇赠曹子纯
野树秋容老,层峦晓气蒸。 寺钟如隐隐,江水自澄澄。 举世悲伤足,何人乐曲肱。 抱琴林下者,好结浴沂朋。
舟过石崇湖次韵彦铭
山势西来尽,波平接太清。 地连天堑重,名盖石崇轻。 镜净空无滓,风翻浪忽惊。 掀篷莫回首,何限故乡情。
题折枝梨花兼实图
秋日梨花咏,道园曾有诗。 青枝已秋实,白雪尚春姿。 苏子非今梦,杜陵忆少时。 不因良友笔,谁重昔贤思。
端午中黄亲招饮齐明楼分韵得榴字
五月春花树,墙头有火榴。 情因亲故重,酒为倡酬留。 山色入窗满,溪声绕座流。 何须问蓬岛,只此是丹丘。
次韵伯昂见寄
家山不可望,南国暗旌旗。 怕读登楼赋,长吟伐木诗。 云低江树远,天阔海帆迟。 却忆同舟夜,何如载雪时。
感怀癸卯
报国空怀策,思乡懒上楼。 家山千里远,湖海二年秋。 世态须青眼,羁栖自白头。 倚门思子泪,应寄浙江流。
次韵冯伯昂同发姑苏
鲁酒不可饮,须倾三百杯。 君恩犹未报,丹寸肯成灰。 自有鲲鹏路,可令鸥鹭猜。 长江波万里,谁负济川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