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顺之
【注释】 自述赠写真毛君:指毛笔,毛笔是书写工具。毛,指毛笔。写真,指绘画。他年,指未来。太史,指史官。一腐儒,指我。 【赏析】 这是一首赠画赞,通过赞美毛笔,表达了诗人对书画艺术的热爱和追求。诗人以毛笔为喻,描绘了毛笔的形象,同时也借此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志向。 首句“津黑尚余山泽气”,意为毛笔的黑色部分如同山泽之气一般深沉。这里用“山泽之气”来形容毛笔的颜色
【注释】: ①传魁之世久知名:指杨训导在历史上以才学闻名。②君作师儒更有声:指你作为学者和教师,声誉更加显赫。③巳道江东桃李遍:指你已经在江东地区培养了无数的学生。④春风还被鲁诸生:指你的教诲如同春风般温暖,使得鲁地的众多学子受益匪浅。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赠给好友杨训导的一首诗,表达了对其才华和成就的赞美之情。全诗通过描绘杨训导在江东地区的教学成果和声誉,展现了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教育成就。同时
【题 解】 《题夏中书画竹》是一首托物言志的作品。诗的作者用笔法来比拟人的性格和才能,以竹叶枝枝叶叶凑成一幅画为例,形象地表达了作者“胸中有成竹”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书画艺术的热爱和执着追求的精神。 【注释】 1. 中书:指文天祥。 2. 秋杀春生□一时:意谓在一年之中有枯有荣、有落有发。 3. 数寸巳□千寻足:意谓竹子虽小,却能长到千里之高,比喻人的才干虽然微小
注释: 春雨洒满兰陵江,江边的草儿生长得旺盛。江水流淌,恰好与我的道心相清。 门前车马络绎不绝,每天都有人来来往往。我闲坐在江城,谈论着子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以及对离别的无奈之情。 首句“春雨兰陵江草生”,描绘了一幅春雨绵绵、江边草儿生机盎然的画面。这句诗通过对春雨和江草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清新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淡泊。
秋日书客童君见过赋此为赠 有客扁舟来,问草庐,窗前梧叶正萧疏。 山人巳得忘筌意,不复从君乞异书。 释义: 有位客人乘坐着小船来到我的草庐,他问道:“你住在这里很久了吗?”我回答他:“是的,我已经住了很多年了。” 山人巳得忘筌意,不复从君乞异书。 我已经达到了忘记使用工具的目的,所以不再向你要不同的书籍了。 赏析: 这是一首答谢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来客的感激之情
注释: 三山江畔入云齐,紫气千年锁石堤。 三山指的是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在东海之中,传说中这里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也是道教的圣地。三山江畔入云齐,形容这三座仙山高耸入云,景色壮观。紫气千年锁石堤,这里的紫气是指神仙的气息,千年锁石堤是指这股气息一直锁在石堤上,无法消散。 便欲学仙从此去,与君同听夜猿啼。 我打算从这里开始学习仙法,和你一起去聆听夜晚的猿啼声。这里表达了诗人想要摆脱世俗的纷扰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前四句写观潮之景,后三句写观潮之情。诗的开头两句是观潮的实景,“秋空忽尔色黯黪”,“万窍怒号山震荡”是潮声,“冥冥混沌一气来,游人共指潮头上”,则写出了潮水汹涌澎湃,势如破竹的壮观场面。接下来,诗人又从潮头到江心,层层铺开,描写观潮时所见所闻、所感所思。 【答案】 秋空忽尔色黯黪:秋天的天空忽然变得阴沉昏暗。 万窍怒号山震荡:万道山涧发出阵阵震耳欲聋的声响,好像山在怒吼。
注释: 1. 廉使廖东雩丧后开所惠地黄酒临觞惨然:廖东雩死后,朝廷为他开恩赦免了他所受的惩罚。在酒宴上,他喝得大醉,悲伤地哭了起来。 2. 尺书满箧故人情,想象荒丘宿草生:廖东雩曾经给我写过许多书信,这些书信充满了他对故人的深情厚谊。我常常想象着廖东雩已经去世,他躺在荒草丛生的墓地上,他的坟头上长满了野草。 3. 秪余此日开尊意,堪作山阳听笛声:现在只剩下我一个人在这里喝酒,我的心情非常沉重
【注释】 1.朝暾:早晨的阳光。 2.谢:惭愧。 3.檐角:屋檐的角。 4.欣:喜爱。 5.杀心:杀人之心,这里指猫捕鼠时凶猛的样子,比喻人有残忍之心。 6.反观:回头望。 【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清晨起床后看到一只猫扑向老鼠的情景。首句写诗人起床后坐到窗前欣赏朝阳;次句写他因猫扑杀生灵而感到愧疚;第三、四句描写猫捕杀老鼠的情形,表达了对动物的同情。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态度,即要尊重生命
注释: 少时读过《阴符经》却觉得没有领会其深意,后来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也慢慢变成了一位老者。 世间炎凉冷暖我都已经忘在脑后,只是听着流水般的年华,心中一笑置之。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自述诗,诗人以自己的经历为背景展开叙述。诗人年轻时曾经读过《阴符经》,但并没有理解其中的真谛,因此觉得自己还年轻,尚未达到“未工”的境界。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渐渐变老,成为了一位老者。在这个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