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顺之
宿荆溪上塘庵述怀余向曾游此匆匆十年矣 【注释】这首诗是作者在上塘庵作的一首五言诗。 园令还多病,东方更少徒。 寻山只独往,到寺即吾庐。 酬答惭居士,衣冠谢鄙儒。 冥心偶有会,木榻小跏趺。 禅栖吾所好,来往亦随缘。 信宿还今夕,支离又十年。 病身宁礼束,懒性已书捐。 兴到成开口,逢人更默然。 海上倭方急,云中虏又侵。 缨冠本非分,抱膝复何心。 树冷秋前寺,篁齐雨后林。 此乡非楚泽,濯足亦成吟。
【注释】 巫舞:指巫术。商阳:即商山,在今陕西商县东南。夑(xiāo)理:《太平经》说“阴气为黑,阳气为白”,阴阳二气是互相作用的,所以叫“阴中之阳,阳中之阴”。夑(xiāo),通“消”。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道士祈雨的情景。 前两句写道士们表演的法术。商山道士用巫术作法求雨。古代传说,巫术能驱邪避灾,降福延寿,于是巫术便被赋予了神奇的力量。商山道士运用巫术,祈求神灵降下雨水,滋润田野。
【注释】奸细:奸细,指间谍;丹阳:今江苏南京;鱼子:指鱼网的孔洞。 【赏析】《偶感十一首》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大历元年(766)所作。这是第一首诗,诗中的“奸细纷纷遍群国,丹阳奸细获偏多”两句,意思是说奸细纷纷遍布各国,丹阳(今南京)的奸细尤其多。这里指的是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局面已经形成,中央集权大大削弱,各地藩镇纷纷派出密探四处刺探朝廷消息,而唐王朝也对地方藩镇派来的密探进行严厉的镇压
注释: - 欲验藏钱用水浇,挖开钱谷地无毛。:这句话意味着要检验隐藏的钱是否被水淹没了,因此需要挖开土地。 - 首揰片旗红的,乡人一一去挑包。:这句话意味着首揰片(指古代货币的一种形式)的颜色为红色,而人们则一个个前去挑取。这里用“首揰片”来代替古代的货币。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农民们挖掘土地以检查隐藏的钱的情景,展现了他们对财富的渴望和对劳动的尊重。同时,这首诗也揭示了农民生活的艰辛和无奈
【注释】 1. 善卷:即善卷禅师。 2. 上人:指僧人。飞锡:佛教语,意谓僧人步行或乘着锡杖到寺院里去。何因:什么缘故。 3. 福地:福报深厚的国土。 4. 仙侣:仙人的同伴。 5. 法身:佛家语,指修行者自性清净圆满的本性。 【赏析】 此诗是一首赠别诗,表达了诗人对王和尚住善卷山的赞赏和祝福。前两句写山中景色,后两句写王和尚的修行境界。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第一句“偃柏垂萝古洞春”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皋比(一种古代的教鞭): 皋比是古代教育中的一种工具,象征着教化与纪律。几岁卧江城: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杨训导多年在江城的辛勤教学的回忆。绛帐(红色帐幕): 绛帐指的是古代学者读书时所用的帐篷,象征着学问和知识的传承。谈经复此行: 谈经意味着传授经典,而此次行则是再次踏上讲学的旅程。广文(古代的学官): 广文是指负责管理学校的官员或学者,这里指杨训导作为学官的身份
【注释】 ⑴题赠叚紫峰:题,题词;赠,赠送。叚紫峰,即紫霄宫,在今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是道教正一派的祖庭和发祥地。 ⑵紫烟孤:用“紫烟”形容山峰的秀丽,也指云雾弥漫,如仙境一般。 ⑶一片峰阴散玉湖:峰阴,即山影;散玉湖,指庐山的湖泊。 ⑷今日隐身城郭里:隐身,隐藏身形;城郭,城市,这里指人间。 ⑸闭门常写庐山图:闭门,指隐居;写,绘画;庐山图,指画庐山的图画。 【赏析】
【注释】 白鸣沙:指鸣沙山。《史记·大宛列传》:“天子召幸执金之门,得见西王母,其道神不可知,然好色矣。于是天帝感其奇思,乃遣西王母乘玄云,紫气浮空而至。”《后汉书·西域传》:“玉门关西北有鸣沙山,河决其中。风至则沙石飞起,疾如旋风,状类橐驼之鸣,故以名焉。”三花:喻梅花或荷花等花卉。采:采摘。征书:朝廷的征调命令。谷:山谷、深山。衣裳:衣服。染:沾染。云霞:彩云,喻指朝霞。赏析
注释:柴门常常关闭,青山长驻门前,薜荔的衣裳像冰雪一样晶莹,而她那冰雪般的容颜更显清丽。然而我却无法分得半榻之位,只能与药囊书卷为伴,共同度过这闲暇的时光。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素雅的生活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淡泊名利、安于贫贱的生活态度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注释: 卜居只为了谢除尘世的纷扰,三尺绳床也能安稳地入睡。即使炎夏季节也不是雪夜那样寒冷,我也终将乘兴来到前川。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友人之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卜居田园,远离尘嚣,安于清苦的生活态度和心境。他以“尺”为喻,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己的渴望。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优秀的酬答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