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顺之
【注释】 匹夫:古代指平民百姓;关:干预,涉及;剧孟:即剧孟之孙剧盗。春秋时,吴国和楚国的公子季札出访鲁国,路过宋国,宋人请季札评论人才,季札认为剧盗剧孟的后代剧盗应该排在上等。这里泛指贤才。好共军门仔细论:指要与有识之士共同商讨国家大事。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任江西铅山尉时写的一组诗歌之一。“偶感十一首”是说作者在任江西铅山县(今江西铅山县)县尉期间,偶然产生了一些感触,写下了十首诗
【解析】 1.“讵道”:难道说。2.“裹铁”:身披铠甲。3.“怯如何”:怎么能够做到呢?4.“轻俊子”:指年轻的英俊的战士。5.“黄帽”:古代战士戴的一种黄色帽子。6.“江东”:这里泛指长江以南。7.“挥戈”:挥舞着戈。8.赏析:首联,诗人用疑问的方式写自己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对年轻有为、勇敢善战的将领的向往。颔联,诗人以否定的态度,对“狼兵”加以讽刺。颈联,诗人用比喻的修辞
胜败于今自可明,不调琴瑟也须更。 满地髑髅多祝发,糿纷犹尚说僧兵。 注释: 胜败于今自可明,意思是现在的胜败情况已经很清楚了。不调琴瑟也须更,意味着即使没有和谐的琴瑟声,我们也要努力去改变现状。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对现实不满和对未来期望的诗歌。诗人通过对当前形势的分析,表达了对改变现状的坚定信念,同时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信心。整首诗情感饱满,充满力量,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激励
毒药本能攻毒病,病愈药发更堪论。 借问苗兵谁驾驭,远观元季近桃源。 注释解释: 毒药本能攻毒病,病愈药发更堪论。 译文:用毒药本可以治疗毒病,但病愈了反而觉得这种药物更加厉害了。 借问苗兵谁驾驭,远观元季近桃源。 译文:我想问下这些苗族的战士是谁在指挥,远看过去就像是元朝末年,近看就像是到了桃花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通过描绘战争的场景来表达诗人对战争的看法和情感。全诗以“毒药”为引子
青青的塞草,稀疏着战报;士女都酣然大睡,牛羊肥壮。 看侍儿呈舞马,酒醉邀幕客对弹棋。
星坛步处云随合,里邑喧呼道士功。 四海正需霖雨急,卧龙何日起隆中。 【解析】 1. 星坛步处云随合:在星坛上行走时,天上的云彩随着步伐移动而聚集。 2. 里邑喧呼道士功:城里的人们纷纷称赞道士的功劳。 3. 四海正需霖雨急:整个四海地区正急需雨水。 4. 卧龙何日起隆中:刘备何时才能实现他的雄心壮志? 【赏析】 这首诗是唐顺之对道教祈雨仪式的观察与思考。首句描绘了道士在星坛上行走时
偶感十一首 其十 唐顺之 眉目粗顽发指冠,乡人权作大王看。 铁烧醋灌俱尝尽,笑杀无须是宦官。 注释: 1. 眉目粗顽:眉毛、眼睛显得粗野而愚笨。发指冠:因愤怒或不满而用手指指向自己的头冠。 2. 乡人:此处泛指周围的普通人或权贵。权作:当作,视为。大王看:像大王一样看待。 3. 铁烧醋灌:用铁锅煮醋,形容非常严厉的刑罚。俱尝尽:全部尝遍。笑杀:让人忍不住笑死。 4. 无须
【注释】 袒衣黄帽:袒,通“坦”,露。指身穿战袍、头裹黄帕的将士们。揇戈:揇,同“捅”,用木棒或手猛击。戈,古铜制兵器,此处泛指刀剑等。一溃:一败,一垮;奔腾:形容军队溃散时的混乱状态。涌血河:形容战场血流成河的景象。满目:到处都是。攒簇:像蜂巢一样密集。 【赏析】 此诗描写了战争的惨烈场面。诗人目睹了一幅惊心动魄的战斗画面:披甲之士挥戈冲锋在前,勇猛无比,然而他们却一个个倒下了
【注释】诸城:春秋时齐邑。控吴中:控制吴地。群贼无知枉见攻:指盗贼不知其主,无故进攻。谁识主人多胜算:谁又能认识我主人的胜算很多呢。闭门:紧闭城门。不通风:不通气。 【赏析】此诗前两句写诸城与吴中相联相通,盗贼们不知道他们的主人有胜算,竟来攻城,后两句写自己紧闭城门,不让盗贼进来,并讽刺了盗贼们不懂得胜算的道理。全诗表达了诗人在守城时的坚定信心
【注释】 巫舞:指巫术。商阳:即商山,在今陕西商县东南。夑(xiāo)理:《太平经》说“阴气为黑,阳气为白”,阴阳二气是互相作用的,所以叫“阴中之阳,阳中之阴”。夑(xiāo),通“消”。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道士祈雨的情景。 前两句写道士们表演的法术。商山道士用巫术作法求雨。古代传说,巫术能驱邪避灾,降福延寿,于是巫术便被赋予了神奇的力量。商山道士运用巫术,祈求神灵降下雨水,滋润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