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一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把握与赏析。作答时,要通读全诗,把握其思想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同时参考题目要求。 (1)“元旦次日”是这首诗的标题。元旦,即新年,是新的一年第一天,也是农历正月初一。次日是第二天,即农历正月初二。从题目看,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2)首联:“雪片横飞日影随,阴晴错出使人疑。”意思是:雪花纷纷扬扬飘下来,太阳的影子也跟着移动,时而明亮时而暗淡变化让人疑惑不解
新迁南庄,喜友人送菊,用李中麓次唐荆川咏菊韵二首 松菊秋冬并历霜,重阳景物映松堂。 数杯白堕吾供趣,几朵黄花人羡芳。 老至可怜空见色,年高始信但闻香。 英茎作供衰尤藉,花槁枝头枕未忘。 注释: ①新迁南庄:新搬到南庄。 ②喜友人送菊:高兴因为朋友送了菊花而感到喜悦。 ③用李中麓次唐荆川咏菊韵二首:引用唐代诗人李中的《题菊花》和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再游玄都观》,来咏菊花的韵律。 ④松菊:指菊花。
诗句释义 1 衰贫出口便纷纭:描述的是诗人因贫穷而口出之言,却引起了混乱。这里“出口”可能指诗人的言论或行为,“纷纭”则形容其引起的众多议论或反应。 2. 尘俗形骸懒谒君:诗人对世俗的不屑和对名利的淡漠,他懒得去拜访君主或显贵。 3. 梦寐当今子将子:在梦中,诗人梦见当代人(即作者自己)被后世的人称赞或称颂,这表达了一种对后世名声的期待。 4. 骚坛月旦可容闻
【注释】 南庄:地名,在今江苏常熟县东南。李中麓次唐荆川咏菊韵二首:唐五代时有名诗人、词人欧阳修(字永叔)和苏舜钦(字子美)都写过咏菊的诗词,后人称他们的诗词为“菊坡诗”。 陶爱:喜爱。 贱异:轻视。 五柳: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有云:“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后来遂以五柳比喻隐士。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新迁南庄后,喜友人送菊而作。全诗写菊花之美
【注释】 书目写就自题:书写了藏书的书目,自己给它题了名。 蠹简:书的卷轴,被蠹虫蛀过,故称。 生:指作者。 衰残:指年老力衰。 展未完:尚未全部展开。 数万卷:形容多。 留与子孙看:意思是说把藏书留给子孙后代,让他们继续阅读。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书屋中自题所写的。诗人以“书”为题,抒发了自己的情怀。首句开门见山,直叙其事:“书目写就自题”。这是说自己书写了一部书目的记录,并给其起了名字
注释: 1. 初度春逢两度晴,晚年应学少年行。 - 初度春:指的是春天的开始。 - 两度晴:两次晴朗的天气。 - 晚年:指年老的时候。 - 应学少年行:应该学习年轻人的活力和热情。 2. 田园共乐贫长统,婚嫁粗完老尚平。 - 田园共乐:在田园中共同享受乐趣。 - 贫长统:长期处于贫困之中但心态平和。 - 婚嫁粗完:婚姻大事已经基本完成。 - 老尚平:年老时仍然保持平静的心态。 3.
【诗句释义】 五世的家族,经过辛勤的耕耘和诗礼的熏陶,已经形成了一种传统。 相传只有这块旧毡是青色的,它是家族世代相传的宝贝。 风云变幻,它展开双翼翱翔,灯火通明,它沉浸于经书之中醉心其中。 学语的时候应该像壮士一样树立起坚定的信念,拿起弓箭不要打断弈秋的教诲。 孝顺忠诚已经成为了叔叔们的榜样,你们要把它作为座右铭。 【译文】 五世家族辛勤耕耘诗礼熏陶,世代相传只有这块青毡。
次昌仲弟喜雨一首 迩来萧索不堪闻,笔砚虽疏尚未焚。 幸得甘霖扶秀实,好留衰骨共芳群。 食新屡饱无穷惠,吐故连收有韵文。 桂树垂垂应伴月,可容豪兴席中分。 注释: 迩来:近来。 萧索:寂寞凄凉。 笔砚:指书写用的笔和砚台。 尚:还。 幸得:幸好得到了。 甘霖:春雨。 扶秀:滋养、扶持。 芳群: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 食新:吃新粮。 吐故:吐出旧的东西。这里指丢弃陈旧的诗文。 有韵文:有韵律的文章。
仲兄(作者的堂弟)习静于东园,构亭以奉先人 圣善遗龛供小园,仲郎思永构层轩。 偏惊蔚草心空切,欲卧冰鱼殇觉翻。 今日怡颜惟雁塔,昔年留训在鸰原。 栖身恨不依祠侧,吩咐司香莫过喧。 【注释】: 1、仲兄:指作者的堂弟。 2、圣善遗龛:指孔子留下的孔庙。 3、小园:指作者的庭院,也暗指孔庙。 4、仲郎:指作者的堂弟。 5、想永:希望永远。 6、偏:通“翩”,形容动作轻快。 7、蔚草:指茂盛的草。 8
寿见复六十 数载列冠裳,朱颜鬓未霜。 门多长者辙,酒共少年场。 有子能不朽,随兄尚雁行。 百年行乐健,秋月药栏香。 注释: 寿见复六十:指年龄已满六十岁。 数载列冠裳:形容多年积累的知识和经验。 朱颜鬓未霜:形容人虽已到老年但容颜依旧红润不显老态。 门多长者辙:形容家族中有很多有学问和成就的长者。 酒共少年场:与年轻人一起喝酒作乐。 有子能不朽:意思是希望子孙能够永续传承自己的事业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