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翼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思想情感和语言特色赏析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的提示进行赏析即可。注意要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本诗首句写“春从天上来”,次句写“枯木寒灰”,第三句描写“寄野墅茅堂”的情景,第四句是说“地偏人静,月朗风清”,最后两句抒发自己对名利淡泊的情怀。 【答案】 译文:春天从天上降临下来,枯树寒灰,寄居在野墅茅堂,冷寂幽深的林间小道。偏僻的地方
柳梢青 人静月明时节。渐煮茗、炉中火灭。心宇灰寒,古桐丝断,烬花凝结。惺惺梦及华胥,迥表里、冰凝玉洁。瑞气冲融,丹云缥缈,五明宫阙。 注释:在安静的月光照耀下,人世间一片宁静。茶炉中的火渐渐熄灭了,心中也感到寒冷和孤独。梦境中,我仿佛进入了华胥国,那里的一切都非常美好。然而,现实与梦境之间的界限是如此清晰,以至于我感到内心的冰凉如同玉石一般。吉祥的气息弥漫在空中,天空中的云彩呈现出一种神秘的光芒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张孝祥的作品,描述了作者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平静。 临江仙 我本世间无用物,般般伎俩都忘。十年冰雪坐虚堂。人情牵挽动,般弄不能藏。 却忆云山寻僻地,结茅小隐何妨。竹轩松径倍清凉。月明千嶂外,风动百花香。 译文: 我本是这个世间的无用之物,各种技巧和手段都已遗忘。十年来,我在寒冷的冰雪中度过了许多个寂寞的日子,坐在空旷的房间里。人情的纠葛和困扰让我无法安宁
【注释】 青杏:青色的杏子,这里泛指春天的树木。 竞:争相。 秘惜:珍重。 纷华:繁复的花朵。 疏丛浅淡:疏松的花丛,清淡的颜色。 孤标:独自高耸的树身。 独傲秋霜:在秋天傲然挺立,不怕严寒。 水云乡:比喻隐居之处。 元亮:陶渊明,晋代诗人、文学家。 金英:指金黄色的花朵,也指黄色的果实。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青杏为对象,赞美它不与百花争艳却独自傲立于秋风中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感。“临江仙”,词牌名。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词,以傀儡戏为喻,写自己识破人生真谛之后,不再被外物的是非所左右,而要安身立命、主宰命运。上片写自己看透世事纷扰。“人我是非相戏弄”句,意思是世间的人与人相互欺骗,就像一场傀儡游戏一般;“浑如傀儡场中”句,意思是像傀儡一样被摆布
诗句释义: - "岁月无情如电转,人生不耐消磨。":岁月像闪电一样快速流逝,人生难以长久维持。 - "前程路险莫蹉跎。火坑千丈里,踊出上高坡。":未来的道路充满危险,不要拖延。在困境中勇敢地站出来,走向更高远的地方。 - "别觅清凉安稳处,扫除平地风波。":找到宁静的避风港,摆脱表面的困扰和纷扰。 - "不移一步到无何。一枝无孔笛,一曲太平歌。":保持坚定,不为任何事物动摇。拥有一颗平静的心
【注释】: 1. 口舌(舌)是人用来说话、传情达意的工具,也是产生是非的根源所在。“口头”就是嘴上的意思。 2. “三缄”指《论语·卫灵公》中孔子的弟子宰予,因言多而失检,孔子批评他“予欲无言”。后用以表示言语要谨慎。 3. “屏尽”即摒除,排除。 4. “颐神”指养生之道,颐养精神。 5. “印证本真”指通过修炼达到返璞归真。 6. “好风明月”指美好的自然风光和月光。 【赏析】:
临江仙 举世纷纷争富贵,道人独占清贫。清贫柔弱得安身。心闲无事过,随分乐天真。 一点浩然如古镜,圆明不受微尘。护持功满自通神。超陵三界外,游赏四时春。 注释: 1. 举世纷纷争富贵:全世界的人都在争夺财富和地位。 2. 道人独占清贫:道士独自占据了贫穷和简陋的生活。 3. 清贫柔弱得安身:贫穷和柔弱却能安然生活。 4. 心闲无事过:内心宁静无忧无虑地度过每一天。 5. 随分乐天真
【注释】酝酿长生天上酒,人间此味谁知。玉壶旋贮碧玻璃。时时供小饮,神彩更忘疲。好会襟期方外友,同餐火枣交梨。几回沧海变尘飞。三山归去日,携手步云霓。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作者在这首词中,以“天上酒”来比喻琼浆玉液,借“人间此味”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神仙生活的向往之情。 上片开头两句是说,神仙酿制长生酒,凡人哪懂得它的美味。“玉壶”指玉制的酒器。“碧玻璃”是古代一种名贵的药材,即今之龙脑香胶
诗句释义 - 秋色满林红:描绘了秋天树林中树叶的红色,充满了秋天的色彩。 - 霜风妒、物物皆空:霜风吹过,万物都显得虚无,象征着秋天的萧瑟和凋零。 - 荣枯顷刻如翻掌,纷华识破,疑根自断:生命的荣枯变化就像翻手掌一样迅速,人们开始认识到世间的虚华和虚幻,怀疑自己的根基。 - 跃出樊笼:摆脱了束缚,自由自在地生活。 - 随处得从容:在任何环境中都能保持从容不迫的态度。 - 身轻快、具足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