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绮
【解析】 本诗是一首七律,首联写诗人高轩留连,看画船停泊,颔联写雨后千峰万壑,山青水秀,颈联写丘壑间有诗情画意,莺歌花影中客人梦醒,尾联写春风吹拂大地,还续采茶经。全诗意境优美,清新脱俗。 【答案】 (1)“尽日”指整天,“即席”指当场。 译文:一整天都在欣赏高高的楼台和停泊的画船。 注释:尽日:整天。即席:当场。 赏析:这是一首七律。首联写诗人高轩留连,看画船停泊,颔联写雨后千峰万壑,山青水秀
【注释】: 1. 梁父吟:指弹琴吟诵,这里指弹琴。 2. 相随怜破研:指琴声与人的心意相随,怜惜那破旧的琴弦。 3. 谢文琴:谢安在《咏怀诗》中曾用“文”来借指琴,这里指琴声如谢安之“文”。 4. 马敝因知路:马疲了就知道道路,这里指马因疲劳而知返途,喻指诗人对仕途的清醒认识。 5. 乌寒为择林:乌鸦因寒冷而选择树木栖息,比喻人因寒冷而寻找暖和的地方。 6. 住山心:即“住山意”,即住山林之意。
秋日集高澹游斋中即席得湘斑二字其二幽居延胜赏,碧藓屐痕斑。 时事惟看奕,秋声共闭关。 啸歌终日好,争战几人闲。 此夜闻高咏,谁为山水间。 注释: 幽居:指隐居的生活状态。延胜赏:邀请宾客一起欣赏美景。碧藓:青苔。屐痕斑:踏青苔留下的痕迹。时事惟看奕:观察棋局中的局势变化。秋声共闭关:听秋雨的声音,关闭门窗。啸歌终日好:整天放声歌唱。争战几人闲:形容争斗的场面热闹。此夜闻高咏
闻有梁园会,嘉宾足胜情。 移书招野鹤,携酒就山莺。 花爱千峰密,尘怜一雨清。 莫忧骑马滑,江上棹歌声。 赏析 本诗是清代诗人吴绮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在诗中,作者描述了虎丘社集的情景和感受,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友人相聚的喜悦。 首句“闻有梁园会,嘉宾足胜情”直接点题,引出梁园之会这一主题。梁园之会,通常指的是文人雅士聚集在一起交流学问、探讨艺术的地方。在这里
久矣无相识,君犹望世亲。 那知齐物论,为有绝交人。 注释:已经很久没有和这个人见面了,你仍然希望和他成为亲密的朋友。你不知道《齐物论》中的道理,因为只有像庄子一样的人,才能做到与世隔绝、超然物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中散三更烛,元规一扇尘。 注释:晋朝的张湛在三更时还在点蜡烛读书,晋朝的羊枯却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让灰尘飞扬。 百年终役役,暂息树边身。 注释:一生都在奔波忙碌中度过
《碧鸥池》 乱翠无次,晴波欲映霄。寒添孤月迥,香浸百花摇。柳弱穿敧石,荷高补断桥。谁能醉山简,骑马不须招。 注释 1. 乱碧浑无次:形容池塘周围环境杂乱无章,色彩斑斓却难以归类。 2. 晴波欲映霄:描述晴朗天气下,水面波光粼粼,仿佛要映照到天空中。 3. 寒添孤月迥:在寒冷的夜晚,孤月显得更加明亮和遥远。 4. 香浸百花摇: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香气四溢。 5.
【注释】 忆内:怀念内人。内人,对妻子的称呼。 宁有咏:岂能作诗以咏。宁,怎么,如何。咏,诗歌,指诗词歌赋。 为别:为了送别。 残年:余下的时间。 惯病:久病。谙,通晓,知道。 长贫:长期贫困。 典酒:典当了酒。 支枕:倚着枕头。 归船:归舟。 误草玄:错解深奥玄妙的道理。 【赏析】 这是一首写自己晚年生活的诗。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平仄相对。 “忆内”二句,是说自己和内人在分别时的心情
诗句释义 1 故土复何在: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故土”指的是曾经熟悉的地方,而现在却不知道在哪里。 2. 慨然登此堂:意味着诗人因为某种原因(可能是政治、个人遭遇等)而登上这座草堂,感到感慨万分。 3. 梦随孤鹤远:通过梦中跟随孤鹤飞翔来表达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感,同时也可能象征着诗人对自由的向往。 4. 秋入乱蝉凉: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秋风中蝉声嘈杂,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5. 客鬓销中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概括和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内容,从整体上理解把握诗意,然后结合选项进行比对分析。 首联“一径入深翠,小楼当户幽”,描写了诗人走进延光阁,看到的景象是:一条小路一直通向茂密的树林深处,一座小楼紧挨着门户显得十分隐蔽。这两句写出了延光阁的清幽。颔联“不知初月上,偏爱夕阳留”写到了诗人在延光阁里所见到的景象:一轮明月刚刚升起来,而太阳却不肯离去
《采莲窝》 白露时节,荷花满塘,红衣少女攀花笑 1. 诗作原文 白露方秋满,红衣尚可攀。 因君重濂水,使我忆庐山。 密叶经霜裂,香心对月闲。 涉江谁可寄,木未几时还。 2. 注释详解 - 白露方秋满:描述季节与自然景象,强调白露时节的秋天,满塘的荷花盛开。 - 红衣尚可攀:通过“红衣”和“攀”,描绘了少女鲜艳的服装和活泼的动作,形象生动。 - 因君重濂水:提到“重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