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延年
【注释】: 其六:指《游仙窟》的第六回。天醉笙歌:天上的酒宴上,笙歌声悠扬,乐声醉人。外:表。罗绮:指女子的衣裳。 赏析:《游仙窟》是唐代诗人牛僧孺所著的杂史体小说,全书共四十回,以唐代为背景,描写了当时上层社会的生活和妇女们的爱情婚姻故事。《游仙窟》中的女主人公李益贞、刘采春等形象鲜明,栩栩如生。此诗是作者描写她们在天宫宴会上的欢娱情景。“天醉”两句,描绘了天上的酒筵上歌声缭绕,乐声令人陶醉
【注释】 孟郊,唐代诗人。杨朱,战国时思想家。《庄子》中有《杨朱篇》,杨朱以“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为名。“歧路”,比喻人生多艰险。 【译文】 天地狭小,人生之路又何其多。 【赏析】 这是一首表现人生苦短、世路艰难的诗。前两句写天地狭窄,人世艰难,道路曲折。后两句点出主题,说明人生的道路虽多,但都是荆棘丛生,充满艰难险阻。全诗语言朴实,意蕴深远,发人深思
注释:台城地势高耸,远远地高出天边,远远地看见皇都十里春色。 赏析:诗中的“台”指的是金陵的台城,“皇都”指南京。诗人站在城上眺望远方,看到了千里之外的南京城。“其十二”表明是第二句。这两句描写了南京城的地理位置和景色
注释:房檐垂下的冰柱在晴天先滴下,草尖弯曲像是金色钩子,还没有等到春天回来。 赏析:本诗描绘了一幅冬景图,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冬天的景象。首句用“冰箸”比喻冰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后初晴时,冰柱挂在檐上,好像冰制的筷子一样。次句写草尖弯曲,像是金钩。三、四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未回”的春天形容成“屈曲”,生动地描绘出春天尚未回归的萧条景色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思想情感的理解。 “台上魂消犹似蝶”的意思是:我仿佛看到在台上的你像蝴蝶一样,随风飘散,不知所踪,让人心魂俱碎。这一句是全诗的起兴句,通过“魂销”一词,形象地描绘出诗人看到眼前雪景时内心的伤感之情。“楼中妆暖不成梅”意思是:你在楼上妆扮温暖如春,可是却无法将梅花装扮得美丽动人。这句是承接前一句,通过“妆暖”一词,进一步刻画了诗人看到眼前雪景时的伤怀之情
【解析】 1.穷:这里指贫困的人。 译文:世间人追求名利欲望不均,交上贫穷的人来增添忧愁。 2.注释:底:语气助词,无实义。 赏析:本诗以“送穷”为题,意在说明作者对世人的批评态度,认为人们追逐名利是贪财之意。诗人指出:“世人贪利意非均”,指出人们的贪心不是一般的,而是极其强烈的,他们追逐名利的欲望,不是像常人那样,只是满足于自己的私欲,而是出于一种贪婪的心态,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才去追逐名利
【注释】 ①缥叶:淡青色的叶片。湘丛:湘妃竹,一种竹子。②殷鲜:鲜艳。殷:红润。③东君:春神。④用意偏:偏爱。 【赏析】 此诗首二句写牡丹在湘妃竹丛中,碧栏前显得格外娇艳,但春天里几时见过它鲜艳如昔。三四两句言自己栽培了多年,却未能使它长得丰满艳丽,岂是东君偏爱? 全诗以“殷”字为关键,既写牡丹的鲜艳,也暗示诗人对牡丹的喜爱之情。“栽培不得华腴地”,暗含着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朝廷的不满
【注释】 其五:这是第五首。楼台:指妓院。乐声香气:形容妓女的歌舞表演。无空:指妓女们歌声嘹亮,舞姿飘逸,令人眼花缭乱。 赏析:诗人对风月场所的描写,既突出了歌妓们的美貌,又写出她们的风流倜傥。诗中“多少”三字表现了一种感慨和无奈;“更无空”三字则表现出了诗人对这些风月场中人的鄙视
注释: 昭阳,即昭阳殿,汉宫名。雨过笼斜日,指雨水过后天空斜照,阳光被云遮住了。长信,即长信宫,汉宫名。风来扫落花,指春风中落下了花瓣。无限春情与春恨,指春天的景色和心情。几条分在后妃家,指春天的气息分别到了后宫嫔妃家中。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留恋之情。诗中的“昭阳雨过笼斜日,长信风来扫落花”两句,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其中,“昭阳雨过笼斜日”指的是雨水过后
【注释】 云意:云彩。不交:不相遇。天更阔:天空更广阔。星光:指牛郎织女相会的星宿。汉空流:银河中流动。素娥青女:指天上的仙女,传说她们都是处女。曾无匹:没有人能比。霜月:指秋夜的月亮。亭亭:高耸的样子。各自愁:分别时的伤感。 赏析: 此诗为七夕节咏叹牛郎织女相会之作。首两句写云彩、星光和天河的广阔无边。第三句写织女,第四句写牛郎,表现了他们相爱却不能相会的痛苦之情。末句写七夕之夜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