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慎行
【诗句释义】 王忠铭宗伯山房四咏 其三 石陇马鞭 石陇双峰控锦鞍,五花蹀躞驻云端。 不禁更向吴门望,海色遥分练影寒。 注释:石陇:地名,今属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因地处石冈上得名。双峰:两座山峰。控制:指用鞭子控制。锦鞍:指华丽的马鞍,也指华丽的鞍具。五花:指马毛的色泽像花斑一般美丽。蹀躞:马行走时蹄下所踏的声音。“五花”和“蹀躞”是骏马的特征。云:指马腾跃时的姿态。更:更加、再。吴门:古郡名
题张学士闲云馆四首 其三 斋心自捧玉函经, 永日焚香坐小亭。 隐几萧然秋似水, 不知江上几峰青。 注解赏析: 1. 斋心自捧玉函经:此处“斋心”指清心寡欲,去除杂念,专心致志于某事;“自捧玉函经”则形容学者虔诚地捧着珍贵的佛经(玉函可能指的是珍贵的佛教典籍)。整体而言,此句描绘了学者在空闲时虔诚地研读佛经的场景。 2. 永日焚香坐小亭:这里的“永日”意为长时间,表示学者长时间地坐在那里
【注释】 宗伯:指王忠铭的字。 笔,指笔峰山,在今安徽宣城泾县。 管城:指笔管城山,在今安徽泾县西北。 汤沐:指汤池山,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江淹:《南史.江淹传》:“淹才尽而殒。”唐人常以“江淹”比喻年老多病之才士。梦:指江淹的梦。 仙人掌上花:仙人掌是沙漠植物,无花,这里用来形容文笔峰如仙人掌般高耸入云。 【赏析】 这是一首咏笔管城山的七言绝句。笔管城山位于泾县西北,主峰高耸入云,风景秀丽
彩霞为羽日为冠,啼破桃都五夜寒。 似向蓬莱宫里见,春声晓殿簇鹓鸾。 注释: 彩霞:指美丽的彩霞。 羽日:指太阳。 啼破:形容声音洪亮、响亮。 五夜:泛指一个冬天的五个夜晚。 蓬莱:神话中的仙山,这里指仙境或皇宫。 鹓鸾:传说中的凤凰一类的神鸟,这里指朝廷官员。 赏析: 《王忠铭宗伯山房四咏·其二》是明朝诗人高棅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晨图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注释】西台:御史台。下觚棱;指御史台的建筑风格。八座:指唐代的尚书省,是中央官署之一。内渥:皇帝对大臣恩宠。两中丞:指御史中丞和侍中中丞。 【赏析】此诗为祝贺姚江邵翁升任御史中丞而作的颂诗。首句赞美其才德高超,能为朝廷出力,第二句赞扬其为朝廷所器重,并有辅佐之才,第三、四句则称颂他受皇帝宠信,被委以重任。全篇赞颂之意十分明显,但措辞却委婉得体,毫无浮夸之感
注释:世代传承着显赫的家族声誉,家声万石在汉宫有着崇高的地位。 丹书映照着太阳的光芒,流传到长江之滨;白简飞出寒冷的霜,出现在殿中。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姚江邵翁的家世显赫和地位崇高。诗中运用了丹书和白简这两个关键词,分别象征着荣耀和尊贵。丹书映日,意味着姚家世代荣华,照耀四方;白简飞霜,则形容姚家地位高贵,犹如仙界人物。诗的最后两句,通过丹书和白简的形象,展现了姚家辉煌的历史和崇高的家声
这首诗是诗人在闲云馆题写的四首诗中的第四首。它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水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山中丛桂碧氤氲”一句,诗人描绘了山中丛生的桂花,它们散发着淡淡的香气,仿佛笼罩在一片碧绿的氤氲之中。这里的“碧氤氲”形容了桂花的颜色和气息,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 “十亩烟皋领白云”一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景色。这里有十亩大的田地,覆盖着一层薄雾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诗意解读:此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朱可大奉使归来的喜悦和骄傲。诗人在描述朱可大的形象时,使用了“宝马鸣珂御苑东”,这不仅形容了朱可大的尊贵身份,也暗示了他的地位和权力。同时,“路人争识小司空”则展示了朱可大的风采不仅吸引了人们的注意,还赢得了众人的敬佩。 2. 文化背景:古代中国,“宝马”象征着高贵的身份和地位。在这首诗中
诗句及注释: 长河南下水曾波,吴楚青山枕上过。 - 注释:在长江的南边,河水曾经泛起波澜;吴地和楚国的山岭,在夜晚的枕前悄然经过。 - 赏析:这四句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江南地区的风景。"长河"与"青山"的对比,既展示了地理环境的特点,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吴楚"一词的使用,更是将地域特色鲜明地展现出来。而“枕上过”的描写,则增添了一份宁静和温馨的氛围。 译文: 在长江的南边
【注释】 鹓鸾:指朝廷。奉使:奉命出外为官。归省:回家乡省亲。四首:这是第四首。 才入鹓鸾旧日群,宁亲早已望江云。 才进仕途已跻身于朝廷的官员之列,他本就希望远离家乡,去远赴万里之外的京城为国效力,现在他终于如愿以偿地被朝廷任命为工部主事奉使回乡。 称觞剩有芙蓉色,可是仙人掌上分。 诗人在临别宴会上举杯祝酒,只见在座的朱可大依然保持着他那红艳如芙蓉的容颜,然而却像仙人一样,把酒杯中的酒一分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