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应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答案】 黄河清(黄河水流畅通)克建业(攻克京城),定皇畿(统一全国)。皇畿定,举义旗(天下平定,于是举起义旗)天兵百万任所之(天兵遍布各地)东吴南汉西蜀七闽六诏从风靡(东南西北各民族都归附)天下大定一戎衣(统一天下,四海之内都是我的疆土) 译文: 黄河的水清了
黄河清 天兵十万下东国,婺以先宁驻皇跸。景星荧荧耀城邑,我战则胜攻则克。 四海从风靡弗一,势如破竹烽燧息。天命曷归归有德。 注释:黄河水清澈如练。天兵十万下东国,婺以先宁驻皇跸。景星闪烁着光芒照耀着城市和乡村,我军打仗就胜利,攻城就能攻克敌人。四海之内都跟着风向一起倒向朝廷,形势就像劈竹子一样,节节都被劈断。天命为什么不归于有德行的人呢
下面是对这首诗歌的逐句释义及翻译,注释和赏析: 1. 日暮木兰舟上:“日暮”意味着太阳即将落山,“木兰舟”指的是一种小船,“日暮木兰舟上”形容太阳落山之时,诗人乘坐着木兰舟。 2. 罗裙玉腕从容:“罗裙”指穿着华丽裙子,“玉腕”指手腕如玉般细腻,“从容”表示举止自如、不慌不忙。 3. 北浦遥通菡萏:“北浦”指的是北方的河流,“遥通”表示远远相连,“菡萏”是荷花的别称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够抓住各项中涉及的主要元素,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信息梳理内容要点,并结合重点句子加以理解。“拟大明铙歌曲十八首”中的“大明”指的是唐高祖李渊,“铙歌”是古代军乐的一种,《铙歌》十八曲为歌颂唐太宗李世民的功绩而作;“二十四将”指二十四位将军,即唐太宗李世民手下的二十四位开国功臣;“天狼”是匈奴别称。 【答案】 译文: 凤翔濠梁
【赏析】 这首《富贵曲》是唐代诗人张祜的组诗作品,共十二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全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对富丽堂皇的居室景象的描写,表现了贵族们生活奢侈糜烂的特点,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豪门贵族生活态度的批判。 宝屧(jiǎn):宝制的鞋。屧:古代的一种鞋,用玉或金等装饰成各种花纹,穿在脚上行走时可以发出美妙的音乐。参差:参差不齐、不整齐的样子。步障:一种大型屏风,用以挡风和遮蔽视线。银缸:银制的火炉
黄河清,圣人出。 黄河变清,是圣人出现的标志。 应昌期,诞至德。 应昌时期到来,诞生了崇高的美德。 著戎衣,奋三尺。 穿上军装,挥舞着三尺长剑。 靖四方,建都邑。 平定四方叛乱,建立都城。 干戈偃,弧矢戢。 战争停止,弓箭收藏。 统九有,主社稷。 统治九州,主持国家事务。 神与鬼,咸受职。 神灵和鬼神都在其管理之下。 烽烟扫,爝火熄。 战乱结束,战火熄灭。 维大明,照中国。
“翠靥霞生玉镜,红妆日耀金钿。后院花开百合,前庭柳学三眠。”这句诗出自《菩萨蛮·其二》,是一首唐代诗人韦庄的作品。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译文、赏析: 1. 释义: - 翠靥霞生玉镜:形容女子的妆容美丽,翠钿贴在脸上如霞光般灿烂。 - 红妆日耀金钿:描绘女子妆容艳丽,如同日光照映下闪闪发光的金钿。 - 后院花开百合:比喻宫中景色优美,后院里百花盛开,如同百合般纯洁。 - 前庭柳学三眠
富贵曲十二首 西北浮云隐隐,帘垂百尺高楼。 罗袖风前试卷,玉钗斜拨箜篌。 译文: 在西北的天空中,隐约可见飘浮的云彩,百尺高的高楼垂下的帘子。 女子袖子拂过风中试卷,用玉钗轻轻拨动箜篌。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西北浮云、百尺高楼和女子的优雅形象,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诗句“西北浮云隐隐”描绘了天空的辽阔与深邃,给人一种宽广无边的感觉
【注释】 杳杳:幽深。笙(shēng)歌院落:指歌舞升平的场所。煌煌:灿烂。灯火楼台:指灯光辉煌,楼阁参差。十二金钗(chái):指美女。玉蝶:比喻美女。 【赏析】 《富贵曲》十二首,共四十二篇,是唐明皇为杨贵妃作的一首宫廷歌曲集。这组歌曲写尽了唐代宫廷生活的奢华与淫靡,反映了封建统治者荒淫误国的本质。全诗描写了富丽堂皇、繁华热闹的宫庭生活,表现了唐玄宗和杨妃的骄奢淫逸的生活。 “杳杳”两句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午时室内室外的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天的美丽与生机。 诗句释义: 1. 园中四时歌春:此句描述了诗人在园中四季之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2. 午日阴阴枕簟:指的是中午时分,天气阴暗,诗人躺在竹席上休息。 3. 凉风习习窗纱:微风轻轻吹动着窗帘,带来了一丝丝凉爽的感觉。 4. 绿染芭蕉一丈:芭蕉叶被绿色完全覆盖,仿佛是绿色的海洋。 5. 红舒菡萏千家:荷花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