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普
戒舍工夫老未圆 百双鸡子送残年 一生般若成何事 赢得江头载荻船 注释: 1. 戒舍:指修行。工夫:功夫,努力。老未圆:指未能达到圆满的境界。 2. 百双鸡子:指众多的鸡蛋。送残年:比喻岁月的流逝带走了年华。 3. 一生般若:指对佛法的终生追求和实践。般若:佛教术语,意为智慧。 4. 成何事:指所追求的目标或理想未能实现。 5. 赢得:指通过某种方式获得了什么。江头载荻船
【注释】 1. 浮山:指梁山泊。2. 蒲塞:古代一种用蒲草编成的篱笆,此处代指梁山泊的地势险恶。3. 十万:指宋军在宋江起义军进攻下,被歼灭的官军兵力。4、“谁人”二句:《左传·宣公十五年》:“楚人伐绞,……绞之君与其大夫谋曰:‘我小国也。畏大国,大国若能以吾地与从,则吾国可得全安也。’从曰:‘以从之故,弃命而与从?其不可何?”对曰:‘有众而贰,事之不济;既不能强,又无乃死乎!”后遂以此喻为牺牲
【注释】 奋:振作、奋发。六州:指战国时秦的六个封国,即上郡、西河、太原、雁门、云中、九原。天:指皇帝。旄头:星名,古人以二十八宿分属四方之帝,东方苍龙,其角宿曰“角”,主生角兽,故称角为角兽,或称旄头。 开:指苻坚。王猛:字景略,东晋时人,仕前秦官至丞相,后为羌族豪帅姚苌所杀。他主张统一中国,反对苻坚奢侈腐化的作风,对内重用汉族士人,对外坚决打击少数民族势力。 鱼羊:泛指胡虏
``` 甲申乙酉是明朝,趣死骄氐气欲飘。 一寸菰蒲长一丈,无人知是宋人苗。 注释 - 甲申:指代一个特定的时间,即1274年(元至元十一年)。 - 乙酉:亦为1275年(元至元十二年),这里用以象征宋朝的灭亡和陈普对宋朝的哀悼。 - 趣死:追逐死亡。 - 骄氐:骄傲自大的人。 - 气欲飘:形容人的精神状态或态度轻浮、不严肃。 - 一寸:长度单位,约等于现代的三十厘米。 - 菰蒲
注释:南安人因愤怒而堵塞了长安,羌运如同氐泪暗潸流。 放弃存亡论理义,江东不似马毛山。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诗人通过咏叹古事来讽刺现实,抒发自己对国事的感慨。 首句“南安怒气塞长安”,以强烈的气势开篇,表达了南安人的愤怒之情。南安,指的是东汉末年割据一方的军阀张鲁在汉中的治所,即现在的陕西汉中市略阳镇,位于关中的北境。长安,则是当时的首都,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是当时的政治中心
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刘克庄之手,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长安何但遗黎舞,翁仲铜驼亦笑开。 他日佛狸南下路,青泥千尺髑髅台。 译文: 长安城内,百姓欢庆,庆祝胜利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翁仲和铜驼都仿佛在欢笑。 总有一天,佛狸的军队南下进攻,那时的长安城将遭受重创,青泥路上的尸体堆积如山。 赏析: 此诗以长安为背景,通过描绘战争后的废墟和人民的喜悦,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诗中既有对过去的赞美
注释:谢瞻的家宅里立着篱笆墙,像弘微这样的人物也曾经尝试过。康乐公在始兴时门户尽致,而聿修却独自隐居于柴桑。 赏析: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赞美之情。诗中以篱笆墙、粪也尝、门户尽、祖德独柴桑等关键词来描绘历史人物的形象,通过对比来突出他们的特点和成就。全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既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尊重和敬仰,也表达了他对于个人价值追求的思考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鉴赏诗歌要从内容、语言、形象等角度去欣赏。“咏史”是诗的题目,题目中的“史”指的是历史上的人和事,也就是历史。这首诗写的是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赤壁之战”。 “马牛风自不相谋”,意思是:马牛因风而不同向,比喻人各为政。“不谋”,不互相计议,指没有共同的志向。“异体”,异类,不同的类别。这句说马牛虽同属一纲,但各有自己的本性,不会相互商量
注释:何事佛狸能度淮,中原千尺髑髅台。 无巢燕子宁依树,不入乌衣巷里来。 译文:佛狸渡不过淮河,在中原有千尺的髑髅台。 没有巢的燕子不肯依树栖宿,也不愿进入乌衣巷。 赏析:诗人以史为鉴,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评。诗中描绘了佛教徒渡淮过江的历史场景,暗示着他们无法改变中原的命运。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那些失去家园、流离失所的人们的痛苦同情和深深忧虑
注释: 1. 傅说济川空道在:传说傅说曾在河中帮助禹治水,但后来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 2. 彦方贩鬻叹时难:彦方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商人,他感叹当时的社会困难。 3. 年来惟有樽空虑:每年只有酒樽里的酒还在,其他什么都没有了。 4. 一任滔滔溉倒澜:任由洪水冲刷,淹没一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历史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社会现状的忧虑。 第一句“傅说济川空道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