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普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咏史”的关键词是什么?然后结合全诗内容分析。 “国亡家破此心全”,国破家亡,我内心毫无所动,这是诗人对历史人物王猛的一种肯定。“氐与鲜卑两付天”,这两句是说前秦被灭,后赵建立;西晋灭亡后,鲜卑族建立了东晋王朝。诗人在这里以“氐”指代前秦,以“鲜卑”代指后赵。诗人认为,无论是前一个朝代还是后一个朝代
注释与赏析 1. 鱼水欢浓更月氐,便呵氐族使耕炊。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月氐的映照下,鱼儿和水母相互依偎,仿佛是一对亲密无间的情侣。这里的“鱼水欢浓”形容鱼和水母在水中的相亲相爱,而“更月氐”则是指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因此,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 浮云蔽日何难见,独有操琴赵整知。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即使浮云遮住了太阳,人们也依然能够看到它的光芒
【注释】 1. 怀恩:指马柳。 2. 马柳志何卑:马柳的志向何等低微? 3. 挟恨东堂德愈衰:怀着怨恨,德性越来越衰败。 4. 豫章:指三国时代的苏武(字子卿)。 5. 京口:指三国时的孙策、孙权等人。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怀念马柳时写的。诗中首先指出马柳志向卑微,心怀怨恨;但接着又强调说马柳的德行没有衰退。最后两句赞扬马柳有如古代的贤臣,而自己则与孙、权等人一样,都是为国出谋献策的人。
霜雹风沙杂乱飞,段公城下见春归。 时来但处周公位,历举华人百世希。 注释: 霜雹风沙杂乱飞:霜冻和冰雹、狂风和沙暴一起肆虐,使得大地一片混乱。 段龛城下见春归:在段龛城的城墙下看到春天的回归。段龛城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名,或者是古代的一个城池。 时来但处周公位:时机来临,就应当像周公一样辅佐明主,为国家做出贡献。周公是古代的一个著名人物,他曾经辅佐周武王和周成王,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诗句:一听芭蕉叶上寒,鼻头倍益旧时酸 译文: 听那芭蕉叶上的声音,让人感到一阵寒意,这让我想起了过去那些令人心酸的往事。 注释: 芭蕉叶上:形容声音清脆,如同在芭蕉叶上响起。寒:冷。旧时酸:指过去的酸楚、苦楚。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首句“一听芭蕉叶上寒”,通过芭蕉叶上的声响,传达了寒冷的感觉,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凄凉。次句“鼻头倍益旧时酸”
【注释】 鲸鲵:比喻像鲸、鲵一类的庞然大物,这里指强大的敌国和割据一方的地方势力;北州:泛指北方地区。 恢恢:形容网很大,比喻统治之广。 三纲:指儒家所讲的君臣、父子、夫妇三条主要社会关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之作。诗人以历史事件为背景写诗,这是咏史诗的基本特点。本诗通过“一叶落知天下秋”这一自然现象,引出“唤起鲸鲵满北州”,暗喻当朝统治者对割据势力的镇压和消除
注释: 咏史:即咏古,以古为题。 廊庙:指朝廷,也泛指官宦。 谈空:谈论虚无。 安得:怎能得到? 狐狸啸晋宫:晋代王导、谢安等人在建康(今南京)东府中宴饮时,曾听到有狐鸣于中庭,于是作诗咏之。 王氏可人惟逸少:王羲之是晋代著名的书法家,他年轻时就很有才华。 更容:还允许。 谢万:晋代谢尚的儿子,字万石,历任尚书仆射等职,后任荆州刺史,封西乡侯。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前两句“不缘廊庙尽谈空
东第山成乱亦成,长星映酒甚分明。 分劳太保惟徐邈,谁道能言独许营。 注释: 1. 东第山:指的是西汉文帝时期的历史人物袁盎的家,因袁盎在文帝身边多次出谋划策,被封为“东第山”。 2. 长星:古代天文学家认为长星是天帝的眼睛,出现异常可能预示着国家将要发生重大变故。 3. 太保:指的是汉朝时期的名臣张安世。他为人谨慎,深得皇帝信任。 4. 徐邈:指的是汉朝时期的名臣徐稚,他以清廉闻名于世。 赏析
诗句解析 1 “苏峻鲸奔正可忧”:这句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苏峻的担忧,以及他对王室可能受到的威胁。这里的“鲸奔”比喻苏峻势力的强大和迅速,而“忧”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威胁的忧虑和不安。 2. “翻令王室备荆州”:这句话进一步描述了苏峻势力对王室的威胁。通过使用“翻令”这个词,诗人强调了苏峻势力对王室的影响和威胁。同时,“备荆州”暗示了苏峻势力在荆州地区的存在和活动,使得王室感到不安。 3.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五族交飞日月昏 - 这里指的是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地区战乱频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就中造化尚堪论 - 在这里,诗人认为虽然战乱频繁,但上天还是能够通过各种方式来拯救百姓。 景云峰起龙城里,犹为遗黎忆太原 - 景云峰在山西太原市,这里曾是唐朝的政治中心,现在成为了一座山峰。诗人在这里怀念过去的生活,希望那些仍然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能够过上安定的生活。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