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起鲸鲵满北州,过江仍复漏吞舟。
一时共爱恢恢网,不悟三纲乱不收。
【注释】
鲸鲵:比喻像鲸、鲵一类的庞然大物,这里指强大的敌国和割据一方的地方势力;北州:泛指北方地区。
恢恢:形容网很大,比喻统治之广。
三纲:指儒家所讲的君臣、父子、夫妇三条主要社会关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之作。诗人以历史事件为背景写诗,这是咏史诗的基本特点。本诗通过“一叶落知天下秋”这一自然现象,引出“唤起鲸鲵满北州”,暗喻当朝统治者对割据势力的镇压和消除,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朝廷政策的失望情绪。诗中“三纲乱不收”是说国家纲纪已经败坏到极点,无法收拾了。
“唤起鲸鲵满北州”,鲸鲵指的是水族动物,借指强大的敌国和割据一方的地方势力。诗人用此比喻来表达自己对朝廷不能平定四方割据势力的失望心情。
“过江仍复漏吞舟”,意思是在江南一带仍然有强大的敌人存在,如同吞下船只的大鱼一样。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朝廷政策失败的不满,以及他对国家形势的忧虑。
“一时共爱恢恢网”,这句诗的意思是当时大家都喜欢那一张张巨大的渔网,用来捕捉各种鱼类。这里比喻的是当时人们追求利益的心态,也暗讽朝廷的统治政策,让人们都去追求个人的利益,忽视了国家利益。
“不悟三纲乱不收”,这里的三纲指的是古代的儒家思想中的三个基本伦理关系,即君臣、父子、夫妇。诗人用这句话来表达他对朝廷政策的失望情绪,他认为朝廷的政策导致了国家的混乱和衰败,而他却未能意识到这一点。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写和议论,表达了诗人对朝廷政策的失望和不满,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政治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