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宗夫如何,齐鲁青已了。
云胡遍天下,爨婢得祭祷。
五岳视三公,称帝何所考。
益以天齐名,僭窃良不小。
置司七十二,妄诞出意表。
冤哉张睢阳,夜夜蝙蝠绕。
渎神既已多,逆理尤不少。
泰山即林放,末俗空扰扰。
生辰用莫春,兹事可绝倒。

【注】

岱宗:泰山的别称。夫如何:怎么样。齐鲁青已了:指齐鲁大地已经变成青色。云胡遍天(tiǎn)下,爨婢得祭祷:怎么到处都有人祭祀祈祷。五岳视三公:五岳之尊比三公大。张睢阳:张巡,唐朝著名的忠臣,被俘时不屈服,最后壮烈牺牲。林放:春秋时代鲁国的贤人,孔子曾称赞他为人宽厚。生辰:生日。莫春:初春。兹事:这件事情(指祭祀)。

【译文】

泰山是东岳的化身,究竟是怎样的呢?

齐鲁大地已经变成青色,怎么到处都有人祭祀祈祷?

五岳之中谁最大?比三公还大,这是何道理?

加上天齐山,僭窃之罪不小。

设置司仪七十二处,妄诞出意表。

冤哉张睢阳,夜夜蝙蝠绕。

渎神的人太多,逆理的事不少。

泰山是林放的化身,末俗之人空扰扰。

生辰用在初春,这件事可以绝倒。

【赏析】

此诗为咏泰山之作。首四句写登临所见,极言泰山之高巍;“五岳视三公,称帝何所考”两句说泰山之高大超过三公,这是何等的尊崇!“益以天齐名,僭窃良不小”一句,则又指出泰山不仅高大而且僭越无上,其罪不小了。接着六句写登山所见,讽刺那些滥用职权、亵渎圣山的人。“泰山即林放,末俗空扰扰”两句以林放自比,说明作者自己对这种亵渎圣山的行为十分反感。“生辰用莫春,兹事可绝倒”两句则以否定的语气来表示自己对此种行为的鄙弃与憎恶。全诗以议论起兴,先写景后抒情,层层深入,层层铺排,最后以否定语气收尾,表达了诗人对亵渎泰山的强烈愤懑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