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星
【注释】 性量:才能和度量。群分贮水推:比喻众人各司其职,像贮存在容器里的水那样有条不紊。圣涵:圣德所包含。万顷:形容广大无边。众涵卮(zhī迟):指圣人包容的容量广大无边。惊世:震惊世间。尧典:指《尚书·尧典》。绝世文章:指超越当代的文章。《系词》:《易经·系辞》,即《周易·系辞》。博物:见多识广。功深:功绩卓著。范合:指范增、张良等人辅助项羽,成为楚汉相争时的辅佐人物。观天理:观察天道
注释: 怜愚诗四十二首:这是诗人的一组诗歌,共四十首。 构讼犹如两奕棋,输赢必有一人支:在诉讼中就像是下围棋,胜败必然有一个人是赢家。 吾家惧损门楣望,不代他家比量思:我们担心损害了家族的声誉,不会去和他们家做比较。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自己家族的一种担忧和保护,表达了一种对家族荣誉的重视。 "构讼犹如两奕棋,输赢必有一人支":这里用围棋比喻诉讼,意味着无论胜负如何,总会有一个家庭会受到损害
``` 怜愚诗四十二首 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 南思北想无安著,明镜催人白发多。 注释:这首诗共有四十二句,每句七个字,共八句一韵。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感慨,以及对读书和从政的不同选择的思考。诗中的“南思北想无安著”一句,反映了作者内心的迷茫和不安。 赏析:宋应星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自己的人生经历,表达了对人生命运的感慨。诗中的“学书不就学兵戈”一句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砥柱狂澜劲节标 - 注释:砥柱,意为坚硬的山石,象征坚定不移的意志或原则。狂澜,指波涛汹涌的大浪,比喻困难和挑战。劲节,形容坚定不移、不屈不挠的精神。 - 译文:就像坚硬的砥柱屹立于波涛汹涌的大海之中,展现出坚定不移的精神和原则。 2. 匪因闻誉动心要 - 注释:非,否定的意思。因为听到他人的赞誉而动摇自己的决心和意志。动心要,即内心动摇,有所追求。 - 译文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解答这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此诗首联“四象两仪七尺安”,是说天地万物的生成都是阴阳五行相配而成的,所以天高七尺(即七尺为一丈,合周尺),人形三寸(古代以八寸为一尺)。诗人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阴阳五行所组成。这一句中“安”字用得很好,既指天地万物都有阴阳五行构成,又暗含了“安”的意思。颔联“正容悟物形同玉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把握,重点考察学生对原诗的内容理解程度。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求读懂诗句内容,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分析,最后写出自己的理解即可。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首先要读懂全诗,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风格。然后逐句翻译并赏析。此题中,“儒家主敬无迁位,释氏观心不二门”一句意为:儒家主张恭敬之心不可转移,佛教主张观察内心不可偏执。“差遣万缘归色相
山中樵客食无酶,热芋寒饘八十来。 参附若还能续命,王孙公子不须哀。 注释解释:山中的樵夫们由于没有酶,无法制作出美味的热芋和冷饘,只能勉强食用这些简单的食品。如果参附能够继续发挥其神奇的效果,那么即使是王孙公子也无需感到悲伤。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樵夫们的艰苦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尊重。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和谐与生命延续的向往和思考
德全才足与时宜 一曲名流未是奇 奕到入神情若拙,书成泣鬼意如痴。 微熏契合醇醪性,清咏赓扬击壤词。 韫就太和充四体,谁能不系美人思。 注释: 1. 德全才足与时宜:道德完美、才华出众的人能够适应时代的需求。 2. 一曲名流未是奇:一首成名的曲子并不能算是奇特的才能。 3. 奕到入神情若拙:形容人进入某种境界或状态时显得非常笨拙。 4. 书成泣鬼意如痴:指书写时情感深沉到了极点
诗句释义:叔世何曾气薄凉,仍生圣哲应储祥。 译文:在世间的变迁中,尽管环境变得寒冷,但依然有圣哲之德存在,这象征着祥瑞之气。 注释:1. 叔世:指世间的变化或动荡时期。2. 气薄凉:形容环境寒冷,气氛压抑。3. 圣哲:具有崇高道德和智慧的人。4. 储祥:指聚集吉祥。5. 卷风云:形容影响广泛,如风卷云动。 赏析:此诗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圣哲之人的赞颂
【注释】 圣贤:有道德修养的人。觉:启发,开导。出处:指仕途进退。难将:难以将就。一局:比喻一定的界限。苦心纡(yū):曲折委婉地施展自己的才能。荣名:荣誉和名誉。至人:道德修养极高的圣人。 【赏析】 此诗首联点明主题,“圣贤”是诗人的理想境界与追求,“顽愚”则表明自己对世俗的超脱与蔑视,表现了诗人高洁的志趣。颔联承上启下,既写出了自己不拘泥于小节,又表现了诗人的豁达胸怀。颈联写功成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