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原湘
注释:画师不用在画中传达神韵,妙手空空,无需传神。 累他多少旁观的人,相背人人学蒯通。 赏析:诗人以反语的形式,对画家的技艺提出质疑。他认为画家的画并不需要用“传神阿堵(指眼神)”来表达,因为画中的美女已经活灵活现,不需要再通过眼神来传达。这种观点表达了诗人对于绘画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同时,他也讽刺了那些盲目模仿、照搬他人作品的行为,认为这种行为只会让人失去自我,陷入模仿的困境
【注释】 个人:我(第一人称)。其三:指第三首。 星眸:即星眸,形容眼睛明亮如星辰。星:比喻明亮的眼珠。 载得聪明又载愁:既聪明又多忧愁。 消魂:令人销魂。销魂:使人心魂为之丧失。形容极度悲哀伤感。 只许消魂人自觉:只能让那些真正有感情的人自己感到悲伤。 暗传心事不抬头:默默地诉说心事,不让别人看。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内心感受的诗。首句说“个人”,第二句说“其三”
【注释】 1.澹著胭脂:淡着胭脂。澹,淡。胭脂,女子脸上的红粉。 2.扫螺:用笔轻轻拂去笔毛。 3.亭亭瘦影:形容梅花挺拔而优美的身姿。 4.横波:指美人的眼睛像水一样清澈明亮。 5.由来:从来。 6.绝色:绝妙的容貌或姿色。 7.画:作画。 8.便当:合适,恰当。 【赏析】 这首七绝是写梅寄人,以梅为题,托物言志,寓意高远。诗中借梅之“骨清”“神韵”,抒发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卖冰声唤小窗眠,梦想江南远似天。 记得年年今日事,并头花下拜双仙。 注释:在小窗前听着卖冰的声音入睡,梦中仿佛来到了遥远的江南。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想起那些往事,在并排的花树下拜祭两位仙人。 诗句释义:诗人听到窗外的卖冰声,感到有些困倦,于是闭上窗户休息。他梦见自己来到了遥远的江南,那里的景色如在眼前,仿佛触手可及。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他最怀念的时刻,他会想起过去和两位仙人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
注释:在心中眼中,历史人物都是真实的,我相信在人间,没有谁能超越他们。我已经读完了所有关于美女的史书,但我心中的那个人,却无人能比。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和美女的独特见解。他认为历史人物都是真实的,而美女只是史书中的一部分。他认为自己心目中的人无法与这些美女相提并论,因为他已经读过所有的史书,但仍然觉得无法找到可以与他相匹配的人。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历史和美女的独特见解
【注释】: 自题横霞仙馆 其一:横霞,这里指横着的山。仙馆,指仙人居住的地方。 万树梅花水一村,春山如梦月如魂。 梅花盛开满山野,如同仙境一般美丽;春日山水如幻似梦,月光如魂般明亮。 只消一角横波翠,阑住诗人不出门。 只需要那一片翠绿色,就能挡住诗人的脚步。 【赏析】: 此诗是诗人隐居在横霞仙馆时所创作的。诗中描写了横霞仙馆周围的自然风光和诗人的隐居生活。全诗意境优美,语言清新脱俗
【注释】画梅:指写梅花的画。影姗姗:指梅花的枝干,因有风而摇动,形如人舞衣飘飘。萧疏:形容梅花枝叶繁茂,花团锦簇。 我道:指作者自认为。 至情:最真挚的情感。 领会:理解、领悟。 密时:指花朵紧密,花蕊密集时。 易:容易。 赏析:此诗是一首咏物抒怀的作品。作者以梅花为题,通过咏梅寄寓了自己的情感。首句“画梅多画影姗姗”,点明了咏梅的对象——梅花,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注释: 个人:指自己 其二:第二首诗 双蛾:即“双眉”,这里指眉毛。 澹扫春山不费螺:淡淡的眉毛扫过,如同轻轻扫去春天的山峦,毫不费力。 自识玉郎心事重:自己知道玉郎心中有许多事情要承担。 展时偏少蹙时多:展开时眉头皱得多,而收拢时又皱得很少。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叹眉毛的诗。作者通过细腻的观察,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卷,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诗歌的第一句“个人其二”
【注释】 1.仲冬十一日:即农历十一月初十。纪事:记事,即记述所见之事。 2.红入双腮四体酥:红色的胭脂染红了脸颊和四肢。 3.绣帏:指用刺绣装饰的帐幕。沉醉:醉意。不胜扶:扶不住。 4.玉郎:美男子。潜踪:悄悄走近,不让人发觉。 5.细看:仔细观看。杨妃:唐明皇李隆基的贵妃杨玉环。美睡图:美丽的睡姿图。 【译文】 红妆映衬着两颊和四肢的娇柔,如梦般陶醉在绣帐之中。 美男子悄悄走近
【注释】 生辰:生日。 其四:是第一首诗的第四句。 藕花:即莲,荷花的一种,开在水面上的花朵。因花心呈黑色,形似小珠,所以又称“莲子”。 同心蒂(tī):指莲蓬中的莲子。古人认为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因此以“莲花”比喻夫妻恩爱。 画不成:指画不成样子。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妻子生日,丈夫为妻子祝寿。诗中以荷叶莲蓬作比,生动地表现了妻子清丽、贞洁、端庄、贤淑的品格。 首句写妻子的生日,点明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