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守镔
【注释】 1. 同邑:同属一县。侯王山:在今江西吉安市永丰县境,为赣江支流禾水上游。 2. 塔山:又名“宝塔山”,在今江西省永丰县城东南30公里的石马镇。 3. 选佛处:指佛教徒修行的地方。 4. 宰官:地方官员。 5. 礼足敲残磬:磬声敲得恰到好处。 6. 生面自今开:指从此后,新面孔将不断涌现。 【赏析】 此诗作于宋理宗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当时诗人在家乡江西永丰县任职
邑侯王山长携具招游冠山书院 咫尺拳头般的小山峰,郊外村中景色美如画。考亭讲舍至今犹存在,历代学子曾在此求学。 萧疏石路初开时,曲折泉水自绕墩。百里间贤人星复聚,千年薪火道常尊。 我来搔首云天阔,极目莱芜一点痕。 注释: 邑侯:县官,指县令。王山长:对县令的尊称。携具:携带食物。招游:邀请游历。冠山书院:位于冠山的书院。拳峰:形容山峰像拳头一样尖细挺拔。郊外村:村庄在城外,远离喧嚣。考亭:古代学宫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全诗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的内容大意,然后仔细阅读题目下的要求“诗句”和“译文”“赏析”,在了解诗词大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提示信息,逐句进行具体分析。本题中,“咏浮槎”即咏物诗,咏的是神木槎子,也就是传说中的木筏。第一句写它泛着微光来到日边。第二句写它的形体矫健,就像一条大龙一样,真是神奇。第三四句是说
赠羽梵上人 闲将屐两踏春阴,有约招携到石林。 方外形骸能摆落,云山踪迹自荒深。 和风习习调花气,清磬微微度涧音。 独有使君真不俗,几回长啸又高吟。 诗句解析 1. 闲将屐两踏春阴: - “闲”字表达了诗人的悠然自得。 - “屐”是一种木制的鞋,常用来行走在泥土或石头上。 - “春阴”描绘了春天的天气和景色。 2. 有约招携到石林: - “有约”意味着事先约定。 -
【注释】 寻幽携短策,同邑侯王山长过塔山:在幽深的地方寻找隐逸的去处,携带着短小的马鞭子,和同县的侯王山长一同游览塔山。 连袂探春阳:拉着手一起到春天里来。 野色看无际,墟烟望欲荒:放眼望去,只见野外一片茫茫无边的景象,远处的烟火朦胧,使人感到一片苍茫。 软风初舞燕,乳雨渐分秧:微风吹拂,燕子翩翩起舞,细雨蒙蒙,渐渐将新翻的稻田划分开来。 惭愧莺花候,徒为逐尘忙:我惭愧于自己追逐名利
【注释】 同邑侯王山长:指与作者同乡的侯王山长。塔山:山名。 兜舆:古代的一种车,这里泛指车子。 诘曲:曲折。 蓬门:柴门。 篱落:篱笆。 野戍:守卫边疆的城堡。 抱日村:村庄。 顾盼:环顾。 前山:前方的山。 松风:松林里的风声,这里借指松涛声。 喧:喧闹。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诗人以简练明快的笔触描绘了塔山一带的自然风光和田园景色,抒发自己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首联“兜舆穿诘曲
同邑侯王山长过塔山 酒禁何妨弛,兵厨启帐中。 清谈资客倒,玄味引杯空。 谁说无生谛,群瞻出世雄。 漫言归兴晚,筇杖任春风。 注释: 1. 【同邑侯王山长过塔山】:同乡的县官王山长和我一同游览塔山。 2. 【酒禁何妨弛】:酒在禁令之下,又有何妨? 3. 【兵厨启帐中】:军队的厨房设在帐篷之中。 4. 【清谈资客倒】:清谈时可以随意地倾倒客人。 5. 【玄味引杯空】:玄妙的味道使人感到空虚。 6.
灵槎泛泛日边来,夭矫犹龙信异哉。 若木何年腾碧汉,扶桑疑是出蓬莱。 虽经漂泊非沟断,自是乘风作楫才。 为语道旁休诟厉,良工应识拂云裁
咫尺拳峰郊外村,考亭讲舍至今存。 萧疏石磴初开径,曲折泉流自绕墩。 百里贤人星复聚,千年薪火道常尊。 我来搔首云天阔,极目莱芜一点痕
闲将屐两踏春阴,有约招携到石林。 方外形骸能摆落,云山踪迹自荒深。 和风习习调花气,清磬微微度涧音。 独有使君真不俗,几回长啸又高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