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辅
这首诗是宋朝末年文天祥在被俘虏后写下的,表达的是他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故土的眷恋。 下面是这首诗逐句释义: 1. 禾黍离离满故墟,更堪黄幄尽南居。 【注释】“禾黍”指的是庄稼,“离离”是指茂盛的样子,“故墟”是指曾经繁华的地方,“黄幄”是指黄色帐篷,“尽南居”是指所有的人全部都住在那里。 2. 华风扫地真阳九,胡焰薰天亦闰馀。 【注释】“华风”是指中原文化,“阳九”是一个古代的历法术语
【解析】 此诗首联点明“难”,写国步艰难,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思和希望。颔联写诗人希望有如少康中兴,重振乾坤的良臣出现,以挽危局。颈联写朝廷已无高风亮节之臣,只好让奸臣去处理国家大事,表达了诗人对朝政的失望之情。尾联抒发感慨,指出国家已经衰败不堪,只能任凭胡人欺凌,自己无能为力了。全诗抒发了诗人忧时伤乱、盼望中兴的思想感情。 【答案】 译文: 伤心国步艰难际,安得中兴似少康。 海寓徒闻频击楫
禾黍离离满故墟,更堪黄幄尽南居。 华风扫地真阳九,胡焰薰天亦闰馀。 寒浪愤吞千古恨,断厓腥染几行书。 哀歌一曲慈元下,当日雍门恐未如
陈文辅是明代的诗人。 陈文辅字以道,是明朝时期的一位重要文人,他的诗歌创作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不仅在文学上有所建树,而且其诗作中的思想和情感也深深影响了后人。以下是对其作品及其贡献的介绍: 1. 生平经历:陈文辅出生于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他的文学才华在其成长过程中得到了良好的培养和熏陶。他在明孝宗弘治三年(1490年)进士及第,之后在浙江台州担任知府与大理寺正等职务
陈文辅是明代的诗人。 陈文辅字以道,是明朝时期的一位重要文人,他的诗歌创作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不仅在文学上有所建树,而且其诗作中的思想和情感也深深影响了后人。以下是对其作品及其贡献的介绍: 1. 生平经历:陈文辅出生于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他的文学才华在其成长过程中得到了良好的培养和熏陶。他在明孝宗弘治三年(1490年)进士及第,之后在浙江台州担任知府与大理寺正等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