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巍
《寿董宪长七十》是明朝杨巍的作品。此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对董宪长七十华诞的祝贺与祝愿,同时揭示了天地对贤者无尽的回报,以及岁月无情、青春易逝的主题。下面将逐句进行解读: 1. 去国竟难明薏苡: - “去国”指的是离开国家或者官场,而“竟难明薏苡”则意味着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困难和挫折,就像难以分辨真正的薏苡(一种植物)与假冒的一样。 - 薏苡,又名薏米,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重点字词的赏析能力。“过存上人墓”,是作者在路过存上人墓地时,有感而作的诗句,诗人看到存上人的坟墓在路左侧,感到十分惊讶,因为一般说来,人们会认为死者应该归于尘土,安息在土地之中,而不是像活着的人一样,仍然居住在人间,所以诗人发出了疑问:这究竟是哪一位高僧呢?“何方示化身”,这是诗人对于这一现象的猜测和想象。存上人既然已化为佛身,那他一定是从某个地方来
独坐 亭空寒落叶,野近暮多云。 何处鸣孤鹤,坐中怅独闻。 注释: - 亭空:指的是亭子空旷、无人。 - 寒落叶:形容树叶因天气寒冷而变黄、凋落的景象。 - 野近暮:指的是周围景色在傍晚时分显得更加幽深宁静。 - 多云:指的是天空中云层密集、遮挡住阳光。 - 何处鸣孤鹤:询问何处有只孤独的鹤在鸣叫。 - 坐中:指坐在亭子里。 - 怅独闻:感到孤单和寂寞,只能独自听到鹤的鸣叫声。 赏析:
丁卯桥 愧我尘埃客,两过丁卯桥。 徘徊醉吟处,碧树自萧萧。 注释: 惭愧,谦卑的样子。 尘埃,尘土。 丁卯桥: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两过丁卯桥:两次经过丁卯桥。 徘徊:徘徊,来回走动。 醉吟:醉酒吟诗。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和人生感悟的感慨。 “愧我尘埃客”,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自己是一个被尘世所困的人。 “两过丁卯桥”,诗人再次经过丁卯桥
注释: 偶题:即兴作诗的兴致。 正是小春天,欲眠不得眠。 方为诗思苦,又办酒家钱。 译文: 正是春光明媚的小春时节, 我却躺在床上难以入睡。 正当我沉浸在写诗的快乐中, 却又不得不去准备做酒家的开销。 赏析: 此诗表达了诗人在小春时节无法安眠,同时又要准备做酒家生意的无奈。首句“正是小春天”,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焦躁和不安。第二句“欲眠不得眠”,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心境
注释:读《庄子》,我感慨于富贵如同浮云,生死不过是一场大梦。在这世间,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呢?我只能空读《逍遥游》这篇。 赏析:《读庄子》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是一首五言诗。全诗通过“富贵”和“死生”的对照,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淡泊态度以及对庄子思想的认同和向往。其中“富贵”和“死生”是古代文人普遍关注的话题,而庄子的思想则以其超然物外的态度给予了人们以深刻的启示
注释: 五月我来到这里,洞中清凉如同秋天。 询问僧人拓印石刻,携回家中可以记下曾经游览过这里。
《敏上人坐禅诗以嘲之 其二》是明代诗人杨巍的作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哲理内涵,展现了诗人对禅宗哲学的理解和个人感悟。下面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释义: 1. 寂照原无二:这里的“寂照”指的是禅宗中所说的“寂静照见”,即通过内心的平静来洞察事物的本质。诗句中的“原无二”则意味着在禅宗的修行中,不应该将世界分为对立的两极,而应该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 2. 休从寂一边
闵旱二首·其二 沟壑不忍视,一视泪如雨。 凭谁请发棠,空饱仓中鼠。 注释:看到干涸的沟壑,心中不忍直视,一看便泪水涟涟,如同雨点般落下。有谁能为我请求将粮食发放给灾民呢?然而,却只能白白地看着那些空空如也的仓库里的老鼠。 赏析:此诗是明代诗人杨巍在万历庚子年创作的一首反映民生疾苦的古诗。诗中描述了农民面对干旱无望的田地和饥饿难耐的困境
注释: 偏关北望:站在偏关向北远望。偏关:位于今河北张家口市,古称雁门关,是长城上的重要关口。 耕牧春仍废,台隍敌作邻:春天里仍然耕种牧养,敌人却占据了我们的土地。耕牧:耕种和放牧。台隍:古代指帝王的宫城和外城的护城河,这里泛指国土。敌作邻:敌人占据了我们的国土。 受降城不远,恢复是何人:受降城离这里并不遥远,恢复国土的希望寄托在谁的身上?受降城:位于今山西代县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