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巍
注释 闵旱二首:悯旱的两首诗。闵,通“悯”,哀怜,同情。 一旱忽四年:指这一场大旱竟持续了四年之久。 天心忍若此:上天的心情如此忍心。 居乡无片长:在故乡没有什么贡献。 自愧何穷已:我惭愧不已。已,止。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大旱的诗。全诗以“闵旱”为题,表达了诗人对大旱造成灾害的深切同情和忧虑之情。 首联“一旱忽四年,天心忍若此。”写大旱的严重性。作者认为这场大旱已经持续了四年
注释: 题空尘画:指墙上的壁画,因风吹动会发出声响,所以称之为“空”。 不听松风起,山窗生暮寒。:意思是说,即使听到了松林中的风声,也不会引起我内心的波澜;而当我面对山窗时,又会感到一种深深的寒冷。这里的“暮寒”指的是傍晚时分的寒意。 留此画图看。:只有忧愁的是天地在不停地衰老,而我却只能留下这些画面作为观赏。这里的“天地老”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和万物的更迭
【释义】 惠连隐居在此处,为喜爱邻居的渔人在钓矶处掩上竹门。何况是沧江之秋色好,隔着原野频频看见鹡鸰鸟飞翔。 【注释】 舍弟:诗人兄弟排行中最小的弟弟。二川:即《送舍弟二川》诗中的“送舍弟二川”。卷:指书卷,这里指书信。 【赏析】 这是一首赠给弟弟的书简。诗人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弟弟的关怀和勉励,抒发了他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 首句“惠连此地掩郊扉”,写诗人隐居于此,掩上门扉,与外界隔绝
注释: 京衢谣:京城的大街。 僵马足:被寒风吹得僵硬的马脚。 雪厚没车轮:大雪把车轮都盖住了。 可怪九衢内:很奇怪,在京城里。 犹多来往人:还有很多人来来往往的人。 赏析: “风寒僵马足,雪厚没车轮。”这是写京城的风雪天气。寒冷的气候使得马匹变得僵硬,而厚重的积雪也使车轮无法转动,这两句是说天气恶劣,交通不便。 “可怪九衢内,犹多来往人。”这句诗是在说尽管天气恶劣,但人们仍然络绎不绝
注释: 1. 未认犹为二,既认一亦无。:指认识事物时,如果不去区分,就无所谓好坏;如果去区分好坏,那就无法达到“一”的境界。 2. 一无两不得,何处著工夫。:意在说明,要达到“一”,就必须摒弃所有的分别心,否则,就无法达到“一”。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即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不断区分的过程,而一旦达到“一”,则无需再进行区分。这种境界,是禅宗所说的“见性成佛”的境界
【注释】 嘲儒:嘲笑那些以儒学为名的人。尼父:这里指孔子。后儒,后来的儒家学者。何怪哉:为什么奇怪呢?纷纷诸语录:各种各样的儒家学说言论。皆自五灯来:都来自禅宗五祖弘忍的传法。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对当时一些附庸风雅、空谈义理的所谓“儒者”的讥讽。首句说孔子(即尼父)不说静,可见这些儒者并不理解孔子的“静”字的真谛。次句进一步指出,这些所谓的儒者们,只不过是抄袭了禅宗五祖弘忍的言教
注释: 真僧亦在市,大道不归山。 ——真和尚也在市场里,大道并不归入山林。 为问敏和尚,如何学闭关。 ——请问敏和尚,你是如何学习闭关的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向敏上人询问如何修炼闭关的诗句。首先,作者指出真和尚也生活在市场之中,而非隐居山林。其次,他询问敏上人是如何学习闭关的,表现出对敏上人闭关修炼方法的好奇和探询。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悟道的渴望以及对真和尚修炼法门的好奇心
【注解】 寿:祝寿,庆贺。刘广文父:即刘宽(字元道),汉末人。汉献帝建安年间举孝廉,官至东平相。为人刚直不阿,不与曹操同流合污,为曹操所忌而免职。后隐居不仕,以教书为生。 【注释】 九陵:指汉文帝、景帝两代的陵墓。 苜蓿筵:用苜蓿做成的席子。 谁遣:谁派遣。 【赏析】 这是一首祝寿诗。全诗四句,前两句写刘宽的才名早动九陵边,迎养仍开苜蓿筵。意思是说自从刘宽出仕后,他的名声很早就传遍了整个京城
注释:世事仍然能进入我的梦境,但因多病而向文园求取。 向来三辅(即长安)谈论兵事之地,短剑长缨(长枪)震动塞门。 赏析:诗人在《寄秋日诗韵》其一中曾说“世事犹能入梦魂”,本诗继续抒发其对现实的不满与忧虑,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的苦闷之情。全诗语言朴素,感情真切,意境苍凉。首句直抒胸臆,表达出作者虽身在病中但心忧天下、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第二句用典自喻
【注释】 秋日送华空尘还章丘:秋高气爽的时节,我送你回到故乡章丘。 高秋红叶映柴关,几夜论诗杯酒间:秋天高高的山岭上,树叶染上了红色,映照着柴门的柴关。我们几个好友常常在这几夜里,一边喝酒谈诗,一边畅谈人生理想。 别去故园明日是,寒花开遍女郎山:你要离开故乡了,明天就要分别,寒花将开遍那女郎山。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与友人分别时,以秋景作结,抒发了对离别的感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