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函可
函可(一六一一—一六五九),字祖心。 博罗人。 俗姓韩,名宗騋,字犹龙。 明礼部尚书韩日缵长子。 少为诸生,才气高迈,声名倾动一时。 惟绝意仕进,以声色犬马自娱。 明思宗崇祯十二年(一六三六)落发为僧,成为道独和尚之法嗣,与师兄函是(字天然)齐名。 曾充罗浮山华首台都寺,又在广州创不是庵静修。 甲申之变,悲恸形于辞色。 明福王弘光元年(一六四五)以请藏入金陵,值国再变,纪为私史。 顺治四年
送义虫省亲
相见复何日,相期安可忘。 好携沙际雪,聊慰发如霜。 不孝原非佛,寻诗颇似狂。 濡毫题去袖,春雨正茫茫。
重送尸林
欲嘱浑无语,徒将泪几行。 乾坤双草履,来去一空囊。 故国何从觅,寒冰已共尝。 老人相见处,休话汝师狂。
重送大茎
艰辛吾与汝,耐尽几秋霜。 佛了无奇特,人难是久长。 云山欣有伴,风雨忆同床。 莫恋故乡好,相期塞菊黄。
喜李炼师禁足
人间亦何极,隐几即仙源。 尽扫青牛迹,深藏金马门。 闲应探药笈,静可叩天根。 咫尺三山近,行看一鹤鶱。
慰戴三病
三日不相见,惊闻伏枕忧。 尪羸力已竭,号泣意无尤。 未识趋庭乐,弥深陟屺愁。 春残风尚劲,珍重夜添裯。
读李氏遗书二首
何期万死后,得见一生人。 久识灰销骨,欣看字有神。 每凭心口力,尽洗古今尘。 莫恨余生晚,当时无此亲。
同木斋坐苏筑斋竟日
所谈亦何异,相共到黄昏。 闲或翻残帙,饥惟索瓦盘。 危微千古事,断续几人存。 此日真堪录,寻思无一言。
同陈公叙昔有感
不过廿年事,还如隔数生。 逢君寒碛话,动我渭阳情。 乡国馀残梦,乾坤未解酲。 独怜孤杖外,气骨自相撑。
和丽大师送弼臣见讯韵
不作金门赋,胡为匹马行。 亲朋愁远道,生死见交情。 望处关云黑,卧来江月清。 早归余尚在,海角待升平。
同大来吉津赴启如斋
出门何所往,定是野僧家。 踏破三门雪,惊残一树鸦。 登床无别礼,堆案尽天花。 得饱不辞去,边城日又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