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浩
【注释】 一泓:一汪,一潭。湛无滓:水清澈透明,没有杂质。绕砌:环绕着台阶或栏杆。天成:天然形成。须眉:指人的面部胡须和眉毛。彻底见:完全显露出。何曾生:怎么会有生发之物。 【赏析】 《梦庵十八咏·梦庵》是宋代诗人张汉卿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写了一幅“水清石上流”的美丽图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首句“一泓湛无滓”,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澈的自然景象。诗人以“水清”为画面主体
【注释】 秾薰:浓郁的香气。林:山林。燕坐:安坐。物化:万物变化。撩:拨动、触动。鼻孔:这里指人的眼睛,可以看,不能画。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朋友张汉卿所咏十八梦庵的次韵之作。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在梦中所见,后两句写梦醒后的感悟。 首句“秾薰知见林”,意思是说,浓郁的香气弥漫了整个山林。这里的“秾薰”是指梦中所闻的香气,“知见林”则是指梦中所见的山林。这两句话描绘出一幅梦境中山林的景象
羽客熊叶二师言归铁柱以五十六言饯之 喜见洪都二散人,直疑吴许是前身。 看梅始识林和靖,载酒还寻贺季真。 铁柱擎天龙已蛰,星坛近斗月为邻。 思归却有他年约,来庆吾登九十春。 【注释】 1. 洪都:洪州,今江西南昌市。 2. 铁柱:指铁牛。相传汉高祖刘邦曾梦见神女教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于是在梦中与神女成婚,并立下誓言说:若事成,天下太平,则立石记功。后来刘邦建立汉朝
【释义】 烟雾缭绕着秋景,小径空阔。田野广阔,光照四方。 屋舍众多,粮食丰盈。 【注释】 “次韵张汉卿”:指应和张汉卿的诗作;“十八咏梦庵”:张汉卿有一首长诗《十八咏》,题名“梦庵”,是作者应和之作。 “烟岚”:云雾。“黛”:青黑色的颜料,用来染眉。 “潺潺”(chán chán):形容水流声音。 “径”:小路。“大空”:辽阔空旷。 “比屋”:每家每户。“饶”:多。 【赏析】 首联写秋景
【注释】 法门:佛寺,寺庙。建章:汉武帝宫名,这里指佛教的寺院,即佛寺。 空处成:佛寺中的法幢,是佛教的一种仪仗,用金属制成,悬在寺内高高的柱子上,风吹动会发出响声,故称“空处成”。 于此下一则:佛寺里的佛像。 浮云涴太清:佛经中说:“太清”是指佛教的极乐世界,佛寺里的佛像就是那里的居民,他们居住在“太清”,而佛寺中的法幢则被风所吹,像浮云一样遮住了那里。 【赏析】
注释: - 次韵张汉卿梦庵十八咏梦庵:这是对张汉卿的诗《梦庵十八咏》的回应。 - 胸中炯明月,一照万缘空:这句话的意思是,胸中的明月明亮而清澈,它的光芒能照亮一切,使万物都变得虚无。 - 蝉蜕云霄表,堕地为儒宗:这里的“蝉蜕”指的是蝉蜕变成蝶的过程,象征着生命的循环和变化;“云霄表”则是指高高的云端,代表着高尚的境界或理想;“儒宗”则是儒家的领袖或典范。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
【注释】 次韵贲长老:应承贲长老的诗而写的一首。白牛:指老子骑青牛而去,据说在函谷关前留下了一匹白牛,故称。后学:后辈学者。辙:车轮轧过的痕迹。家:指住处。挂碍顿除犹是病,因缘未了且乘流;佛教中讲“因缘”,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因和它的果。因缘未了,即因缘不具足,则不能解脱,所以“乘流”就是随缘而动。见则何烦蜡屐游:见,指见到此山。蜡屐游:指穿着木屐去游览。蜡屐,用蜡粘合的木屐。 【赏析】
我们来逐一分析这首诗: 1. 次韵张汉卿梦庵十八咏梦庵: - “次韵”指的是对原诗的回应或仿照其风格所作的诗歌。在这里,“梦庵”可能指的是张汉卿所创作的《梦庵十八咏》,而“十八咏”则表明这是一篇包含十八段的组诗。诗人对此进行了回应,即创作了一首题为“次韵张汉卿梦庵十八咏梦庵”的诗歌。 2. 兹庵路何许,云深不知处: - “兹庵”指的是这首诗的写作地点,即诗人自己的住所
【注释】 生处本恬淡:生在世上本来很清闲。恬淡:安闲、宁静。 得失诚酸辛:得失真让人痛苦难忍。 婆娑鬓渐秋:形容头发花白,行动迟缓的样子。 天地一闲人:像天地一样的逍遥自在的人。 【赏析】 此诗以“梦庵”自喻,写自己一生的得与失,表达了对名利得失的超然态度。首句写自己生处世时本已很清闲;次句说,世间事,得与失都难免,这确实让人痛苦难受;三、四句说自己年岁已高,白发满头,行动缓慢
注释:在虚空之中,有一样东西存在,由此产生了万有。 向此求神通,杯棬即非柳。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述空中的“物”与万物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奥秘和宇宙规律的探索和思考。首句“空中一物无”,描绘了一个虚无缥缈、神秘莫测的空间,暗示着生命的诞生与宇宙的存在有着密切的联系。颔联“于焉生万有”则进一步揭示了这种神秘的联系,指出正是在这个无形的空间中,才有了万物的诞生。这一观点虽然看似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