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深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求考生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以及作者相关常识,然后对全诗进行逐句分析,最后根据题目的提示和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 “朱衣司礼下东班”,这是说皇帝穿着朱红的衣服,在东边的官员行列中行走;“风细传言缥缈间”,是说微风吹过,传话的声音飘渺不定;“暂倚木天西面望”,是说自己暂时倚靠在西边高高的树木上向西眺望;“圣皇亲飨两宫还”
【注释】: 1. 隔宿薰衣问夜阑:意思是说,隔着一晚,衣服上就熏上了檀香。 2. 斋心转觉副心难:意思是说,由于斋戒而使自己的心更加清净,反而觉得难以自保。 3. 不知言语功多少,到得君身保治安:意思是说,不知道说话的功效有多大,但是到了君主身上,却能够保证国家的太平安定。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在晚年创作的。诗中表达了他对于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君主的忠诚和期待。
【注释】: 白玉阑干(lian gan):用玉石装饰的栏杆。 案齐:案几平齐。 珍羞良酝(youn)俱名品:精美的食品和美酿都是上等物品。 指指点点开囊嘱小奚:用手指头点一点,打开盒子,嘱咐小侍从。 【赏析】: “经筵词二十首”中的第16首诗是这样的:“白玉阑干与案齐,一行殽核尽朝西。珍羞良酝俱名品,指点开囊嘱小奚。” 此诗写的是皇帝宴请大臣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廷宴席上的盛况。
【注释】: 经筵:帝王讲经论学的地方。词:诗的一种形式。 瑞霭:祥云。蟠龙:指炉中燃烧的香,形如龙。 仲冬:农历十二月,即冬天。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金代被贬到地方做官时写的。他借景抒怀,借瑞雪来表达自己对朝廷的忠诚之心。 首句“金鹤飘香瑞霭浓”以金鹤为象,写瑞霭浓郁,暗喻朝廷之吉祥、祥福;“宝炉笼火拥蟠龙”,宝炉内燃烧着熊熊烈火,火焰中盘绕着一条巨大的龙。这两句既写出了瑞气和龙的形象
在解读诗句时,我们应关注其意象、情感和历史背景。下面我将逐句对《隋宫词二首 其二》进行详细赏析: 1. 金锁黄昏知几重: - 关键词解释:“金锁”象征富贵与权力,“黄昏”表示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降临,暗示着一种孤独或寂寞的感觉。 - 诗意分析:诗人通过“金锁黄昏”表达了一种对于权势和繁华背后空虚寂寞的感慨。这种感受可能源于诗人对历史的回顾或对现实的观察。 - 历史背景:隋朝末年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旨,然后结合写作背景理解作者思想情感。最后通过分析标题、形象、表达技巧等赏析诗歌。这首诗的标题是《接驾》,“晓日曈曈剑戟森”,写明早太阳刚露出来时,宫里侍卫森严地守卫着皇帝的行宫,这里“晓日”、“剑戟”两个词语都写出了皇宫的戒备森严。“五云宫殿锁深沉”,写皇宫深处,云雾缭绕,显得神秘莫测
【注释】 经筵:皇帝讲读儒家经典的地方。 词:诗。 黄阁三公:汉魏以来,尚书令、仆射、中书监、侍中等为三公,后因称宰相为“黄阁三公”。 六曹:指尚书省的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 顺门:宫门,天子所居。 曕(shàn)天:仰望天空。 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描绘了一个在皇帝面前俯首贴耳、唯唯诺诺的臣子形象,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建功立业的愿望。 首句写自己姿容之美,沾醉仙桃,意态娇媚
注释:在卤簿之前陈设天子的车驾(即銮驾),司晨之官用火焚烧兰膏,以助祭仪。千官仰望新的天子降临,五色云中覆盖着赭袍 赏析:此为唐玄宗开元三年(715)大赦天下时所作《大赦文》:“朕闻天地之大德曰生,帝王之至道曰明。夫明主者,天也,天之道,阴与阳也,日月星辰,四时寒暑,寒暑不节则饥,风雨不时则疾,风雨不时则伤,人民不康则亡。”这首诗就是写新皇帝即位,天下百姓欢庆的场面
奔趋万国归新主,次第千行列旧臣。 正值一阳初动后,和风甘雨遍青春。 注释:随着新君主的来临,全国各地纷纷前来归附;接着是各地官员依次列队迎接旧臣。正当春天万物复苏,暖风吹过,春雨滋润大地之际,一切生机勃发。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国家繁荣昌盛景象的诗。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欣欣向荣的盛世图景。首句“奔趋万国归新主”,形象地描绘了全国各地纷纷前来归附的场景
注释:青宫(皇宫)蕴藏着高尚的德行,与天地元气相通。先帝深仁厚德,为天下人酿制太平之福。文武百官刚刚拜过舞,应知道宝历万年多福。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景和祝愿。首句“青宫潜德通元气”描绘了皇宫内蕴藏的高尚德行与自然之气相通的景象,象征着国家治理得当,人民安居乐业。次句“先帝深仁酿太和”则赞颂了先帝的仁政,认为其为天下之人带来了和平安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