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深
注释:我拥有江南的房屋,春天来临草长莺飞,映入眼帘的是我家的门户。 湘帘低垂不卷起,夜晚宝鼎中还燃烧着暖火。 赏析:此诗描写了诗人对江南屋舍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首句"我有江南屋"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江南屋舍的喜爱。第二句"春深草映门"则描绘了春日里江南屋舍周围的景象,草色青青,映照着屋门,营造出一种宁静、美好的氛围。第三句"湘帘低不卷"进一步描绘了屋舍的细节,湘帘低垂,给人一种宁静
诗名:《辛丑归途中绝句五首·其一》 忽忆乘高躅,因知溯急流。 陶潜初罢令,李广不封侯。 注释与赏析: 忽忆乘高躅 - 注释: 忽然间想起曾攀登高山的情景。 - 赏析: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攀登高峰的回忆,可能象征着他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和追求高远的理想。 因知溯急流 - 注释: 因此知道应该勇往直前,逆水行舟。 - 赏析: “溯”在这里指逆流而上,比喻在困境或逆境中前行
【注释】秋水:秋天的水面。蓼花:蓼草花,即蓼花头。洲渚:小洲。潺湲:水流缓慢的样子。 译文:我喜爱看秋水,而鸥鸟却更自在悠闲。在蓼花头,我在小洲上,任由那流水缓缓流淌。赏析:此诗描写了一幅宁静的秋景图。诗人在秋天里,喜欢欣赏清澈的秋水,而此时他看到鸥鸟在悠然自得地飞翔。他独自一人站在蓼花头的小洲上,看着那自由自在地流淌的流水,内心感到无比的宁静与惬意。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向往
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体裁的一种形式,通常由四句组成,每句五言或七言。这首诗的作者陆深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诗句注释与翻译: 1. “四十年前路”:指的是诗人四十年前的一次旅行之路。这里的“四十年前”可能指的是诗人离开家乡或者某个重要地方的时间。 2. “三千里外心”:表示无论距离有多远,心中的思绪和感情都紧紧相连,如同心系远方一般。 3. “人生几两屐”
我爱西岩好,川西与浙西。 林逋湖上兴,杜甫峡中题。 注释:我热爱西岩,因为那里有川西和浙西的风景。 林逋在西湖上的诗意兴起,杜甫在三峡中的题诗。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女诗人薛涛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表明诗人身处西岩,在静止状态下“忆”的思维活动与“把酒”的习惯行为相结合,体现为静中有动的视觉图景。后两句则展现了林逋在湖畔的诗意兴起,以及杜甫在三峡中的题诗。整首诗以山水为背景
【注释】 我爱西岩好,:我非常喜欢西岩。 岩中动八荒:岩石中有惊天动地的力量。 五丁翻地轴:五个壮士翻起了大地的根基。 一矢射天狼:箭射出了天狼星。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西岩景色的赞叹,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句“我爱西岩好”,诗人直抒胸臆,表明自己对西岩的喜爱之情。第二句“岩中动八荒”,形象地描绘出西岩的雄伟壮观景象,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浩瀚的天地之间,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注释:我爱西岩好,三台接九天。何时飞阁里,东海看桑田。 译文:我非常喜欢西岩的风景,那里的三座山峰直插云霄。什么时候能在阁楼里欣赏到东海的壮丽景色?在阁楼里俯瞰大海,看着海平面上的桑田变成陆地。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西岩美景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然和人类历史的深刻感悟。诗中“三台接九天”形容西山三峰高耸入云,与天相接;“何时飞阁里”则想象着登上高楼,俯瞰东海之景。整首诗意境宏大
注释:我喜爱西岩的美景,桑榆小径一直延伸。岁月寒冷奇节操守,飘零任凭风霜摧残。 赏析:诗人通过对西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借景抒怀,抒发了内心的感慨和情感。诗中的“摇落任风霜”一句,更是体现了诗人不畏困难、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畏影常依树,寻盟每问鸥。天边孤竹国,云里仲宣楼。 “畏影常依树”,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时的内心感受。树木如同守护者一般,让诗人感到安心和温暖。这里的“畏”字表达了一种畏惧却又依赖的情感,象征着人在面对困境时所抱持的无助和依赖。 “寻盟每问鸥”则透露出诗人与自然界其他生物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鸥鸟在诗人的眼中成为了可以交流、建立深厚友谊的存在。这种互动不仅丰富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我爱西岩好,他乡说故乡。 扬州回鹤背,燕国射龙光。 注释: - 我爱西岩好:我非常喜欢西岩这个地方。 - 他乡说故乡:在异乡也常常怀念故乡。 - 扬州回鹤背:扬州的景色如仙鹤般美丽。 - 燕国射龙光:燕国的武艺高强,能射出如龙般的箭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诗人对西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西岩的美丽景色和燕国的英勇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