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深
畏影常依树,寻盟每问鸥。天边孤竹国,云里仲宣楼。 “畏影常依树”,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时的内心感受。树木如同守护者一般,让诗人感到安心和温暖。这里的“畏”字表达了一种畏惧却又依赖的情感,象征着人在面对困境时所抱持的无助和依赖。 “寻盟每问鸥”则透露出诗人与自然界其他生物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鸥鸟在诗人的眼中成为了可以交流、建立深厚友谊的存在。这种互动不仅丰富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诗句解读如下: 柳径萦堤曲,柴门逐水开 - 注释:杨柳的小路缠绕着堤岸弯弯曲曲。随着水流,柴门也缓缓打开了。 - 赏析:诗人在描绘一幅春日景象,杨柳依依,小径曲折,与堤岸相依,而随着水流,柴门轻轻开启,展现出一种宁静和谐的画面。 无心论出处,有客赋归来 - 注释:心中不再去计较个人的出处和地位高低,只是有客人在归途中赋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解析】 本诗是一首抒情诗,诗人在月夜登楼望月之际,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清远,感情真挚。 第一句“团圆三五夜”,写诗人于元宵佳节之夜,与安鸿渐登高临远,共赏明月的良辰美景。“三五夜”即正月十五夜,也就是上元节,这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团圆”二字,不仅指家人团聚,也象征着国家统一;不仅指夫妻团圆,也象征着民族大团结。这里诗人用“团圆”二字来概括节日的意义和内涵,意蕴深远
【注释】我爱西岩好:指喜欢居住在西岩。居延:郡名,今甘肃张掖市西北。酒泉:郡名,今酒泉地区。流:流动。 白羽箭:箭杆上系着白色的羽毛。紫金鞭:用紫色金属制作的长鞭。星流:指流星划过天空。风吼:形容风声如吼。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西岩的热爱之情。首句“我爱西岩好”直接表明了作者喜爱西岩的心情;后两句分别描写了西岩的自然景色,即“居延出酒泉”和“星流白羽箭,风吼紫金鞭”,既描绘了西岩的美景
注释:田野广阔,余下一片长势良好的田地,家中长辈已筑起一座高大的敌楼。 昔日燕子筑巢的地方,如今已是古壁上的蜗牛的痕迹。 赏析:首句“野旷馀长亩”描绘了一幅宽广的田园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怀念之情。接着两句“家严具敌楼”和“旧巢飞燕子”,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尾句“古壁篆蜗牛”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岁月变迁的感慨。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乡愁情感
诗句释义及赏析: 诗句释义 1. 当年钱若水,寒夜拨炉灰。 2. 若是公侯骨,定应期不来。 译文 当年有位名叫钱若水的人,在寒冷的夜晚里用火炉中的灰烬取暖。如果他的骨骼像公侯一样高贵,那么他的名声和地位应该无法长久,人们也不会期待他的到来。 关键词注释 - 麻衣道者:这里指的是一位隐居的道士。 - 若水:指钱若水,一个历史人物的名字。 - 寒夜:表示时间是在夜晚,天气寒冷。 - 拨炉灰
《方春野挽词三首 其二》是明代诗人陆深创作的一组诗作。此诗共包含四句,其内容如下: ``` 明 杨子谈玄宅,陶潜漉酒巾。 一时俱寂寞,愁绝不堪论。 ``` 1. 诗词原文: - 杨子谈玄宅,陶潜漉酒巾。 - 一时俱寂寞,愁绝不堪论。 2. 关键词注释: - 杨子:指春秋时期著名的道家思想家杨朱。 - 玄:道家哲学中的一种境界。 - 陶潜:东晋著名文人、文学家陶渊明的字。 - 漉酒巾
【注释】: 寝殿祥云合:寝殿,皇帝居住的地方。合,会聚,聚集。祥云,吉祥的云彩。 山陵王气高:山陵,指皇帝的坟墓。王气,指帝王之气。 风光饶帝里:风光,景色。饶,丰富、充裕。 春色满恩袍:春色,春天的色彩。恩袍,恩赐的服装。 【赏析】: “寝殿祥云合”,是说寝殿上聚集着吉祥的云雾。 “山陵王气高”,是说皇帝的陵墓上,有一种高贵的气质。 “风光饶帝里”,是说皇帝的陵墓所在的地方,风景特别优美。
注释:花雾蒙蒙远,山云冉冉高。 幸陪金紫客,时睹赭黄袍。 译文:花雾蒙蒙,远处的山峦被云雾笼罩,山间云雾缭绕,景色如画。山间云雾缭绕,仿佛在云端之上。我有幸陪伴着金紫客人,时常能看到他身穿赭黄袍。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和蒲汀显陵道中柳阴小憩时的景象。诗中通过描绘花雾、山云等自然景观,以及金紫客人的服饰,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注释:楚国的余文采,正当春来到我的墓地。为你的死而悲痛不止,怎么敢在高秋时来临?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对宋玉的怀念之情。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宋玉深深的怀念之情,并对其不幸的结局感到哀伤。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