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起元
诸友信现前之学惧其不能深造寄怀共警诸友:指同门的学友们。现前之学:指他们所学习的知识或学问。惧:担心、忧虑。不能深造:指他们担心自己的学问不能达到精深。寄怀:寄托心意,这里指寄托自己的忧虑。共警:共同警戒,表示要相互提醒,不要忧虑。 学道先须信现前,现前之外更何言 我们得相信所学的知识和道理,这是一切的基础。如果连这个都不相信,那么后面的学习还有什么意义呢? 就处体仁惟活泼,于中观礼便凝坚
寿张翁七十 少日康衢诵古诗,到今击壤属庞眉。 息机自得神形聚,为善能教日月迟。 千朵榴花迎上客,一帘燕语劝深卮。 思量谁赐平康福,教子殷勤答盛时。 注释: - 寿张翁:这里指一位七十岁的老人。 - 康衢:宽敞的街道。 - 属:同“箸”,拿着。 - 息机:放下心机。 - 神形聚:形容内心平静,与外界和谐。 - 为善:做善事。 - 平康:平安、幸福。 - 教子:教育子女。 赏析:
豫章朱山李敬父早得悟于明德夫子之门今六十馀矣出游金陵却还旧隐阳羡芙蓉山山为庞公参禅处云 注释: - 豫章:古地名,这里指江西。 - 朱山:指朱然山,在今江西省境内。 - 敬父:李敬父的自称。 - 明德夫子:即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一字仲晦。 - 今六十馀矣:现在已经六十多岁。 - 出游:外出旅游。 - 金陵:古都城名,今南京。 - 却还旧隐:返回原来的隐居地。 - 阳羡芙蓉山
注释: 1. 鹅城城阙自春秋,阅世如翁几白头。 注释:指作者所在的城市,历史悠久,历经沧桑。"阅世如翁"形容作者年纪已高,经历了许多事情。 2. 洛下耆英媲往哲,清时箸蔡定人谋。 注释:洛下指的是洛阳,耆英指的是年长的学者,媲往哲表示与古代的贤哲相提并论。"清时箸蔡定人谋"意味着在清明的时代,作者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3. 家传柱史声名旧,业绍郎君麟凤洲。 注释:柱史指的是史书
淮海维扬一伟人,霜髯碧眼照青春。 注释:淮海维扬(今江苏省扬州市)的一位伟人,他的胡须如同霜一般白,眼睛像碧玉一样明亮,照亮了青春年华。 心犹赤子还谁识,道付沧洲只自真。 注释:他的内心依然保持着一颗纯真无邪的心,但谁能真正理解他的思想和境界呢?他只是将他的道行寄托在沧海之滨,只求自己内心的真实和平静。 尽把韦编供岁月,时看匣剑拟心神。 注释:他将韦编(古代用来记载书籍的竹简)供着
这首诗是诗人聂道亨写给另一位友人的,通过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真谛的领悟。下面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解读: 玉笥山人聂道亨自滁渡江遗予丹药予形骸元不系念感其意勉服赋此以志倾盖之义。 注释:玉笥山人,诗人自称,自滁渡江,诗人从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渡江南下。丹药,指诗人送给他的丹药。形骸,指身体。元不系念,即没有牵挂。感其意,即感激对方的心意。勉服,勉强接受。赋此,作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武安庙会诸友 仰止英祠大丈夫,诸君济济亦文儒。 罗浮佐命自今古,白鹤游仙空有无。 会有梅花供逸兴,那无茅木助狂呼。 他年吾党皆高远,敢谓迂庸辟圣途。 注释: 1. 仰止:敬仰、尊崇的意思。 2. 英祠:英烈之祠,这里指对英雄人物的崇敬和纪念。 3. 大丈夫:这里指的是志向远大的人。 4. 济济:形容人才聚集的样子。 5. 佐命:辅助帝王治理国家。 6. 古今:泛指从古至今。 7. 白鹤游仙
送黎文塘 送君西上发归舟,三度金陵此胜游。 人物旧京元讲肆,风霜晚岁念南州。 师门首座谁堪并,药裹刀圭自可投。 最是同心关去住,都来吾道只沧洲。 注释: - 送君西上发归舟:送你乘船向西出发回家。 - 三度金陵此胜游:你已经三次来到金陵(今南京)游览过。 - 人物旧京元讲肆:你的前辈们在京城的学堂中教书讲学。 - 风霜晚岁念南州:你因年岁已高而怀念南方的家乡。 - 师门首座谁堪并
陪董扩庵沈雷门携酒酌徐觉齐之洗心亭 都怜簪合欲言分,耐暑过从共细论。 天为池亭开世界,雨随谈笑列罍樽。 绕栏葭菼菲菲舞,薄暮云霞故故繁。 何物是心还用洗,只今相视已忘言。 诗句释义与译文 - “都怜簪合欲言分”: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分离的遗憾和不舍。 - “耐暑过从共细论”:描述了夏日炎热中的相聚,共同讨论事情的惬意。 - “天为池亭开世界”: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如天空和水池构成的宏伟景象
丁母张夫人七十寿 海鹤孤骞竟不来,将雏空母立山隈。 苍松百尺风霜老,月桂三秋雨露裁。 地作瑶池开寿域,人同王母照霞杯。 悠悠阅世无穷数,南岳云烟首重回。 注释: 1. 丁母张夫人七十寿:指的是张夫人七十岁的生日庆祝。 2. 海鹤孤骞竟不来:海鹤(比喻)独自飞翔却最终没有归来。 3. 将雏空母立山隈:形容母亲在山边孤独守候,如同守护着雏鸟的妈妈。 4. 苍松百尺风霜老:形容苍松经历了百尺高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