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代山林有此儒,不由文字契诗书。
早参龙象向谁并,晚入芙蓉独自居。
慧眼双开金不着,刚肠一付铁难如。
他年肯比庞居士,只有榛阴八里馀。

豫章朱山李敬父早得悟于明德夫子之门今六十馀矣出游金陵却还旧隐阳羡芙蓉山山为庞公参禅处云

注释:

  • 豫章:古地名,这里指江西。
  • 朱山:指朱然山,在今江西省境内。
  • 敬父:李敬父的自称。
  • 明德夫子:即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一字仲晦。
  • 今六十馀矣:现在已经六十多岁。
  • 出游:外出旅游。
  • 金陵:古都城名,今南京。
  • 却还旧隐:返回原来的隐居地。
  • 阳羡芙蓉山:位于今江苏省常州市宜兴县阳羡镇境内,是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
  • 庞公:庞德公,东汉末年人,隐居不仕,有高风亮节,后被尊为“三顾先生”。
  • 参禅:禅宗修行的一种方式,参禅即参究禅理,寻求佛性。
  • 云:在这里作为诗句的结尾。

译文:
豫章地区的朱山有一位叫李敬父的人物,他在年轻时就在明德夫子的教导下得到了领悟,至今已有六十余年。他曾经外出游览金陵并回到自己的旧隐居地阳羡芙蓉山。这个地方曾是庞德公参禅的地方,风景优美如画。
圣代山林有此儒,不由文字契诗书。
早参龙象向谁并,晚入芙蓉独自居。
慧眼双开金不着,刚肠一付铁难如。
他年肯比庞居士,只有榛阴八里馀。

赏析:
这首七绝以李敬父的游历经历为线索,描绘了他晚年归隐的生活和心境。诗人通过简洁的四句诗,表达了对李敬父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第一句“豫章地区的朱山有一位叫李敬父的人物”,点明了人物的背景和身份,使读者对这位人物产生兴趣。接着,第二句“他在年轻时就在明德夫子的教导下得到了领悟,至今已有六十余年。”进一步描绘了人物的学识和修养。第三句“他曾经外出游览金陵并回到自己的旧隐居地阳羡芙蓉山”则揭示了其人生轨迹和情感寄托。
第四句“圣代山林有此儒,不由文字契诗书”进一步强调了李敬父的学识和品德。第五句“早参龙象向谁并,晚入芙蓉独自居”则表现了其独善其身、远离尘嚣的隐居生活。第六句“慧眼双开金不着,刚肠一付铁难如”描绘了李敬父的智慧和坚韧。第七句“他年肯比庞居士,只有榛阴八里馀”则表达了对其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和祝福。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通过描绘李敬父的生活经历和内心世界,展现了其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和人格魅力。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