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蕊方收梅未开,群阴尽处见阳回。
两间窍妙谁先觉,千古真诠属圣才。
删后我惭巴里唱,画前君见伏羲来。
殷勤最有衡阳客,多助南山献寿杯。

【注释】

寿张阳和先生:这是一首祝贺阳和先生寿辰的诗。

菊蕊方收梅未开,群阴尽处见阳回:菊花刚刚凋谢,梅花还未盛开,在万物凋零之后,阳气开始回升。

两间窍妙谁先觉?千古真诠属圣才:天地之间最精妙的道理是谁最先领悟的?千古流传的真理是由圣人创造和阐述的。

删后我惭巴里唱,画前君见伏羲来:我读了你删减的文字,感到惭愧,就像巴里的诗歌那样,你画前见到伏羲(伏羲氏是上古时代的圣人,传说他发明了八卦)。

殷勤最有衡阳客,多助南山献寿杯:你热情地为阳和先生的寿诞准备了最好的祝寿酒,就像南方的客人一样周到。

【赏析】

此诗是一首贺寿诗。首句写阳和先生生日,正值百花凋萎、万木萧条之时,然而,正当此时阴气尽消,阳气开始上升之际,阳和先生的生辰到了。次句写“群阴尽处见阳回”,意味着在万物凋敝之后,阳气开始升腾,正是吉祥、喜庆的时候。第三句写“两间窍妙谁先觉”,指出宇宙间的奥秘,只有圣人才能首先领悟,这两句是全诗的中心,诗人对这位贤哲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第四句写“千古真诠属圣才”,指出圣人创造了千古流传的真理。最后一句“删后我惭巴里唱,画前君见伏羲来”,诗人读着先生的诗篇,感到惭愧,因为自己比不上先生的诗歌,仿佛见到了创世的伏羲;又仿佛看见画家在画中画出了伏羲的样子。末句写“殷勤最有衡阳客,多助南山献寿杯”,诗人说,最勤勉、最热情的,要数南国的客人,他们用南山上的美酒来庆贺阳和先生的寿诞。整首诗以祝贺的口吻,赞颂阳和先生的才华和德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