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颙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夜晚景色的诗,描绘了龙山月色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感慨。 下面是逐句释义: 1. 峥嵘盘踞似龙蟠,峭壁层崖接广寒。 - “峥嵘盘踞”形容地势险峻、雄伟;“龙蟠”则是比喻山峰或山脉像盘旋的龙一样。 - “峭壁层崖”指的是陡峭的山崖;“广寒”可能是指月亮或者星空。 2. 西坠独怜深夜静,南飞应觉碧波宽。 - “西坠”意味着月亮从西边落下
注释:在高山上的古庙里过夜,听到雨声滴落,让人感觉寒冷。 我自知处此危险之境,并非长久之计,然而无奈百姓们恐怕难以安居乐业。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高山古庙过夜的情景,表达了他的担忧和无奈。诗中“争奈苍生殆不安”一句,既体现了诗人对百姓的关切之情,也反映了他所处的困境。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给人以深深的思考
夜宿高山古庙坛,愁闻滴沥雨声寒。 自知处险非常计,争奈苍生殆不安。
峥嵘盘踞似龙蟠,峭壁层崖接广寒。 西坠独怜深夜静,南飞应觉碧波宽。 芳晖凝露含疏薄,素彩凌霜袭翠峦。 人去草堂空皓色,几回踯躅卷帘看
邓颙,字伯昂,是明代的诗人。 邓颙是明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创作不仅展现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了解邓颙的生平事迹及其诗歌特色,人们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洞察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社会变迁
邓颙,字伯昂,是明代的诗人。 邓颙是明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创作不仅展现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了解邓颙的生平事迹及其诗歌特色,人们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洞察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社会变迁